中共陇南市委办公室 陇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印发《关于推进全市园区高质量发展
的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
各县(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各部门,市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中央、省驻陇南有关单位:
《关于推进全市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2-2025年)》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陇南市委办公室 陇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2月 7 日
关于推进全市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2-2025年)
为贯彻落实《中共甘肃省委办公厅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全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甘办发〔2022〕36号)精神,进一步推进我市园区高质量发展,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本文所指园区,包括纳入国家开发区目录的陇南经济开发区、康县工业集中区、西和县工业集中区3个省级开发区,宕昌县工业集中区、礼县工业集中区、武都区工业集中区3个市级工业集中区,未纳入国家开发区目录的其他各类特色产业园区)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市第五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加快实施“四强”行动,坚定不移建设“三城五地”,持续深入推进“十大行动”,把园区作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持续推进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以企业集中促产业强链、以要素整合促科技创新、以数量规模促质效提升、以制度创新促转型升级,加快形成空间布局合理、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特色优势鲜明、发展动能强劲的园区发展新局面,推动全市园区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陇南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规划引领,优化布局。坚持安全、环保、绿色发展,加大对县区园区总体发展规划编制、修订指导力度。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功能体系,适度超前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确定辐射带动区,推动开发区高标准建设。
产业主导,集群发展。立足园区产业发展基础,聚焦优势特色资源,全力打造主导产业,支持龙头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加快延链补链强链,推动全产业链发展。
示范引领,精品带动。一区一策,分类推进,建设一批产业集聚的代表性园区,打造一批专业化的特色园区,优化一批县域经济的支撑性园区,培育一批内外循环的外向型园区,全力打造县域经济发展平台,以点带面推动县域经济突围进位。
统筹推进,赋能升级。把园区规划、建设、发展与“四强”行动通盘考虑、有效融合,推动实现全市园区发展水平整体跃升。
(三)目标任务。2025年底前,创建1个全省代表性开发区,2-3个市级代表性园区。工业主导型县城基本实现一县一区的开发区建设格局,其他县域类型县城实现一县一园布局。全市省级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4亿元以上,占全市比重达到7%以上,新引进亿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30个左右。通过3年的努力,全市省级开发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其他园区综合实力实现新突破,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更加彰显。
二、重点任务
(一)突出规划引领作用。坚持“多规合一”,强化园区发展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的有机衔接,加快编制全市园区总体发展规划,及时启动各园区规划修编,园区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安全保障、环保设施、公共服务与产业布局一体规划、同步建设,确保实现规范化和集约化。坚持新建工业项目必须进区入园,合理培育一批辐射带动区,所属企业享受园区内企业同等政策。(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等相关部门,以下任务均需各县区人民政府、陇南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及其他工业集中区负责落实,不再一一列出)
(二)创新管理运营模式。建立市县主要负责同志联合包抓省级以上开发区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强化园区经济组织功能。全面推行“管委会+开发运营公司”管理模式,发挥运营公司在开发建设、资本运营、招商引资、投资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吸引社会资本、第三方运营机构等参与园区建设与管理。支持省级开发区完善财政独立核算、执法监管等机构,建立完善统计制度,鼓励其他园区探索建立健全独立财政核算、执法监管及统计等机构机制。探索建立管委会人事薪酬与园区经济指标挂钩机制。(责任部门: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统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工信局、市政府国资委)
(三)发展重点优势产业。以园区主导产业为依托,每个园区重点培育2-3个主导产业,加强上下游产业布局,重点发展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相互关联、相互支撑、共生互补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着力打造新能源、核桃、花椒、油橄榄、中药材、茶叶、文旅康养、非金属、有色冶金、白酒酿造、现代物流等11条重点产业链,培育一批具有行业主导力的链主企业。以产业链拉动能力强、市场销量好的产品为重点,打造特色知名品牌。引导园区有序退出非主导竞争产业,盘活土地、能耗等指标支持主导产业发展。(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草局、市自然资源局)
(四)打造代表性园区。围绕综合实力、产城融合发展、工业集中度、产业集群发展、招商引资、科技创新等方面,分产业、分批次打造我市代表性园区。以绿色食品加工、电商、仓储物流、医养康养基地等产业为重点发展方向,将陇南经济开发区打造成为省级代表性开发区;坚持梯次培育、动态管理,重点培育一批市级代表性园区,力争到2025年底确定2-3个。加大对代表性园区的专业化扶持力度,通过重点扶持、创新发展和改造提升,在各园区重点培育一批示范带动和支撑引领作用强劲的特色精品“园中园”。(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草局、市大数据管理局)
(五)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用好用足新一轮东西部产业协作政策,支持各县区与青岛市对口帮扶区市园区共建和战略合作,大力开展“鲁企甘肃行”“青企入陇”等活动,争取对口区市带资金、带团队、带技术、带项目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打造承接产业转移发展集聚示范园区。支持园区与成渝双城经济圈、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开展合作共建,抢抓发达省份制造业“腾笼换鸟”机遇,引进一批重大项目。充分发挥工商联和商会桥梁纽带作用,持续开展“民企陇南行”“万企兴万村”陇南行动等活动,以企引企、以商招商。(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乡村振兴局、市招商局、市工商联)
(六)强化项目落地见效。全面推进园区项目招商、开工、建设、投产清单化管理。大力推进园区项目区域评估,提前开展和统一办理项目土地、环评、规划选址等前置手续,形成整体性和区域性评估成果供所有入园企业共享使用,努力实现项目落地手续一次办结。通过以商招商、专业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方式,为企业提供“全程式、跟踪式、管家式”领办、代办等专业化、精准化服务,全力保障项目落地。鼓励以资源换技术、以市场引投资,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关键技术,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对园区引入的符合条件的重点项目纳入市列重大项目给予资金和用地支持。(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招商局)
(七)有序开展“标准地”改革。在陇南经济开发区、康县工业集中区、西和县工业集中区率先推行“标准地”改革,其他园区参照执行。加大园区土地前期开发投资,完成用地报批、土地征迁、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评估等“标准地”出让,具备项目动工开发所必须“三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土地平整),有条件的区域完成标准地“七通一平”(道路、给水、排水、电力、热力、通讯、燃气及土地平整)工作,逐步实现以“标准地”制度供地,争取做到“拿地即开工”。(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住建局、市工信局)
(八)推行“标准化厂房”建设。合理规划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布局、规模及配套设施,抢抓国家政策机遇,积极争取政府专项债券支持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鼓励引导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创业项目入驻,提高标准化厂房利用率。鼓励和引导项目投资者参与标准化厂房建设,提高工业用地的投入产出率。鼓励专业运营服务商参与标准化厂房运营,提升市场化运营服务水平。规范标准化厂房管理使用制度,建立使用和空置明细台账,加大对长期停产停业占用标准化厂房的腾退力度。(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科技局)
(九)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各类资金,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提升产业承载能力。推动园区与铁路、机场、城市道路的衔接和贯通,不断提升区域通行物流畅通能力。重点支持陇南经济开发区与天水融合发展的大通道建设,加大成县至天水高速公路、成县至徽县快速通道前期工作力度,加快S328线苏园至白水江公路成县支旗至徽县县城段升等改造进度。支持有条件的开发区配建职工宿舍等配套设施,与开发区企业共同探索建立小闭环管理模式,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对企业生产的影响。(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应急管理局)
(十)完善配套服务功能。鼓励园区将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有机融合,大力发展提供中间服务的新兴产业,带动现代物流、企业管理、科技研发、市场服务、技术推广、网络信息、金融保险、商务服务、咨询中介等服务领域的发展。加快推动园区与城镇融合发展,推进园区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同步,合理布局园区临近区域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住宅、商业、娱乐、休闲等设施,吸引产业、人口、资金、技术等要素向园区集中。(责任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工信局、市教育局、市住建局、市卫生健康委、市自然资源局)
(十一)提升科创发展水平。鼓励园区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创新投入力度,以企业为主体创建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优先在陇南经济开发区布局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工程研究(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和创新基地等科技创新平台。支持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积极培育一批研发投入相对大、技术水平比较高、综合效益好的创新型企业,在应用双创平台、厂房等方面给予支持。(责任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工信局、市人社局)
(十二)推动绿色集约发展。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加强项目入园审批管理,严格严控“两高一低”项目盲目上马,加强园区环境监测、监管能力建设,完善环境风险防控措施,规范和加强园区生态环境管理。加大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实施一批环保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科学布局污水收集处理、固体废弃物及垃圾中转或处理设施,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责任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
(十三)推进园区清洁生产。推进绿色低碳园区建设,积极引导园区企业推广应用先进适用低碳技术与设备、节能减排新技术。推动企业积极参与绿色电力交易,开展绿电入厂,创建绿色低碳工厂,探索建立零碳园区。鼓励园区大力开展屋顶光伏发电,充分利用企业厂房屋顶,布局散步式光伏发电。率先在陇南经济开发区、康县工业集中区等省级开发区开展循环化改造和重点企业清洁生产改造。(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林草局、市生态环境局、国网陇南供电公司)
(十四)加快园区提档升级。支持陇南经济开发区、康县工业集中区、西和工业集中区不断完善省级开发区职能,加快赋能升级。全力支持陇南经济开发区申报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康县工业集中区、西和县工业集中区在全省综合评价中稳中有进,宕昌工业集中区、礼县工业集中区不断发展壮大,武都区工业集中区尽快优化功能布局。陇南东盛国际商贸物流港在全省现代物流代表性园区中稳步提升。以县域类型、资源优势、主导产业为基础,支持符合条件的园区创建省级代表性园区。(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
(十五)提升开放协作水平。鼓励开发区开展各类外资招引、项目推介活动,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开展合作共建,吸引与我市产业发展相契合的外资项目和产业转移项目落地。支持园区与天水、平凉等陇东南市州重点开发区的协作共建。充分挖掘园区企业潜力,整合出口加工企业资源,改善园区物流通关环境,增加园区承接加工贸易能力。支持陇南经济开发区等有条件的园区申建“出口加工区”,积极探索与境外经贸合作区开展合作。(责任单位:市招商局、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
(十六)强化数字平台支撑。加快完善园区数字网络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园区5G基站、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中心、地理信息等数字网络基础设施,推进园区内企业网络改造,实现光网覆盖升级、5G深度覆盖。健全信息管理制度,做好园区信息采集、统计、调度、管理、服务等工作,提升信息基础设施的服务水平和普遍服务能力。鼓励园区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打造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无人工厂”等。(责任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市大数据管理局、市工信局)
三、保障措施
(十七)强化组织领导。市开发区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园区工作的总体指导、统筹协调、服务管理,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各县区党委政府要切实履行园区建设发展的属地管理责任。
(十八)强化金融支持。强化各类专项资金的引导支持,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园区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申报推荐力度,鼓励县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园区建设,有效提升园区项目承载能力。园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按规定享受相关税费优惠政策。
(十九)强化人才保障。加大干部交流力度,每年选派一批优秀管理人员到东西部协作的青岛市开发区挂职锻炼。依托陇南师专、职业中学等院校专业和人才优势,开展创新人才引进培育,面向园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服务,健全奖励激励机制。
(二十)强化考核评价。树立“大干大支持、多干多支持、不干不支持”的鲜明导向,对全市园区进行统一考核,统筹市县财政预算安排资金,对考核排名靠前的园区予以支持奖励。
附件:1.优化布局支持“四强”行动园区名单
2.支持园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
3.重点园区亿元以上部分建设项目清单(2022-2025年)
4.重点园区主导产业清单(工业集中区)
附件1
优化布局支持“四强”行动园区名单
序号 类型 名称 备注 1 发展一个省级代表性开发区 陇南经济开发区 2 壮大一个省级代表性园区 陇南东盛商贸国际物流港 3 做大做强一个县域工业开发区 康县工业集中区、西和县工业集中区 4 打造一批专业化特色园区 武都区油橄榄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县顺通物流园、文县纹党参现代农业产业园、礼县大黄产业园、宕昌县工业集中区 5 发展一批支撑县域产业集聚发展的园区 礼县工业集中区、两当县创业创新示范园、康县现代农业产业园(茶叶、食用菌)、成县中小微企业孵化园 6 发展一批外向型园区 西和县现代农业产业园(中药材、马铃薯)、宕昌县哈达铺中药材商贸物流园 7 规划布局一批特色园区 文县新材料加工产业园、武都马安高新技术产业园、西和县海通现代物流园、徽县江柳物流园、陇南市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循环经济产业园
附件2
支持园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
序号 支持类别 具体支持政策措施 政策依据 备注 1 赋权政策 1.各市州政府相应建立政府放权与园区承接能力相适应的授权事项清单制度,依照法定程序赋予省级园区市级项目审批权限。 2.园区要按照优化协同高效的原则,合理设置经济发展、财政、自然资源等内设机构,建立完善经济、财务及土地管理等机制。 3.根据园区发展需要和承接能力,建立政府放权和授权事项清单,依照法定程序赋予园区项目审批权限。 4.加大向园区放权赋能,提高园区行政管理效能。 5.优化工程建设项目(不包括特殊工程和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的重大工程)审批流程,推行并联审批、多图联审、多规合一、联合验收等方式,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工程建设项目服务机制,提升工业园区审批服务效能。 6.在园区、社区等生产生活一线设置政务服务“窗口”,提供便捷服务,让政务服务走进社区、进企业、进群众。 1.《甘肃省关于推进园区加快发展若干措施》(甘政发〔2021〕39号) 2.《陇南市关于推进园区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陇发〔2022〕6号)(第2-3条) 3.《陇南市强工业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陇办发〔2022〕59号) 4.《关于落实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陇办发〔2021〕53号)(第5-6条) 第2-3条仅支持陇南经济开发区 2 平台政策 1.通过“甘肃信易贷”平台及时发布重大项目清单及建设相关信息,通过“政银企”常态化对接交流机制,切实解决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 2.支持园区向“管委会+开发运营公司”管理模式转变,发挥园区开发公司在园区建设中的作用。 3.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争取设立加工贸易产业园,大力发展粮油、木材、有色金属等加工贸易。加强进出口物流集散场所(海关监管场所)建设。 4.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数量、增幅纳入经济开发区、农业科技园区等各类园区考核指标,提升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能力。支持陇南经济开发区引进、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5.按照构建“一轴两带多园区”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布局,“一区一主导产业”的发展理念,支持优化整合小、散、弱产业园区(集中区),进一步倾斜支持金融资源支持文县新材料产业园、成徽康养产业园等一批重点是项目落地实施,支持园区础设施建设、服务平台和功能完善,支持园区绿色化建设,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开展工业企业节能降碳改造,提升园区能源、水、土地等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园区建设标准、综合服务水平和承载能力,促进新上产业项目入园、生产要素向开发区集聚。 1.《甘肃省关于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建设协同推进机制的意见》(甘办发〔2021〕15号)、《陇南市关于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建设协同推进机制的实施意见》(陇办发〔2021〕59号)(第1条) 2.《陇南市强工业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陇办发〔2022〕59号) 3.《关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陇政办发〔2022〕81号) 4.《陇南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陇政办发〔2022〕72号) 5.《陇南市金融支持“强县域”行动的意见》(陇银发〔2022〕40号) 3 金融政策 1.鼓励、支持银行机构通过“债贷组合”增信方式,对重大项目进行债券和贷款统筹管理。 2.支持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 3.支持符合条件的园区企业发行绿色、项目收益等企业债券,提高直接融资规模。对已安排中央、省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的项目,优先支持项目实施主体发行企业债券,以支持募投项目所需资金足额到位。 4.鼓励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大对园区企业中长期贷款投放规模和力度。发挥“甘肃信易贷”等平台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园区项目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对园区产业链进行整体授信,简化单个企业放贷审批程序。鼓励银行机构通过“债贷组合”增信方式,对园区项目进行债券和贷款统筹管理。支持金融机构将集团企业授信额度向其迁建入园的分、子公司切割额度,开辟融资“绿色通道”,缩短审批放贷时限。 综合运用多项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银行金融业机构强化中小微企业信贷投放。 5.支持园区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等方式降低融资成本,拓宽融资渠道。对已安排中央、省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的项目,优先支持项目实施主体发行企业债券,通过“债贷组合”增信方式,对园区项目进行债券和贷款统筹管理。 6.进一步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高新技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投放,支持传统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促进工业企业信贷投放稳步增长。落实国家引导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的政策要求,鼓励银行机构积极争取总行信贷政策和资源倾斜,更好满足信贷需求。支持工业企业上市融资。 7.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用好各项政策,为企业融资提供“物美价廉”的融资担保服务。 8.建立健全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培育一批核心企业,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供应链金融模式,全面推广“保险+期货+信贷+投资”合作木事,通过发行企业债、债务融资工具等,重点支持“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百亿级产业集群和园区建设。 9.市政府设立园区发展奖,对年内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强链补链明显、财税贡献突出、进位提升显著的园区进行薪酬奖励。对支持园区建设发展发挥作用好的县(区)、乡镇和有关部门进行表彰奖励。支持园区建立统计体系,对主要经济指标进行独立统计核算。 1.《甘肃省关于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建设协同推进机制的意见》(甘办发〔2021〕15号)、《陇南市关于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建设协同推进机制的实施意见》(陇办发〔2021〕59号)(第1-2条) 2.《甘肃省关于推进园区加快发展若干措施》(甘政发〔2021〕39号)(第3-4条) 3.《关于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的若干措施》(陇政办发〔2022〕42号) 4.《陇南市强工业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陇办发〔2022〕59号) 5.《陇南市金融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陇金办〔2022〕29号) 6.《关于落实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陇办发〔2021〕53号) 7.《关于加快加快县域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陇发〔2021〕14号)(第9条) 4 人才政策 1.对园区及园区企业在省内作出重大贡献人才和从国内外引进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按照“特事特办、一事一议”方式,实行特殊人才特殊评价。园区所在地政府对园区内符合条件的全省重大招商引资纳税企业高管、高层次人才、引进人才,根据其缴纳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给予等额奖补。 2.对园区引进的招商引资和专业岗位急需高层次管理人才、特殊人才,可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薪酬模式。支持园区在管理岗位上建立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 3.鼓励市县(区)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到园区工作,把懂经济、善管理的优秀干部选派到园区,不断优化园区干部队伍结构。 4.陇南师专要充分拓展市场性岗位,积极对接市内外企业,采取“访企拓岗+社会实践+毕业引进”的合作模式,探索建立校企联盟长效机制。 5.支持市内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建立长期稳定的人才交流合作关系,柔性引进产业急需科技人才。 6.常态化组织科技成果征集和推介,开展成果对接沙龙活动,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园区、投资机构充分对接合作。 7.加大县域部门专业人员、企业技术能人、行业技术能手等针对性培养和使用力度。创新人才引进政策,柔性引进、留住用好新型产业人才、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型人才。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以在科技型企业兼职等多种方式,领办、创办、协办科技型企业。加强科技特派员选派和管理。实施技术人才下沉行动,充分利用产业领军人才、专家人才力量,建立科技人才与产业基地帮扶机制,定期开展技术指导。聚焦卫生、教育、农技、商务等重点行业,实施专技人才提升行动。 1.《甘肃省关于推进园区加快发展若干措施》(甘政发〔2021〕39号) 2.《陇南市关于推进园区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陇发〔2022〕6号)(第2-3条) 4.《陇南市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若干措施》( 陇政发〔2022〕28号) 5.《陇南市强科技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陇办发〔2022〕77号)(第5-6条) 6.《关于加快加快县域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陇发〔2021〕14号) 5 用地政策 1.按照有限指标保重点原则,对确定的重大项目,省级统筹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由自然资源部门和主管部门支持重大项目建设。 2.各地拟以"标准地"出让的土地优先支持重大项目,为开工建设提供用地保障。 3.依法将园区用地布局和规模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城镇开发边界,并纳入市县编制的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在分解下达市州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时,对园区用地计划实行单列。省级重大招商引资用地由省级统筹安排。 4.支持园区稳步有序推进扩区工作,提高园区工业用地在建设用地中的比例。支持园区在条件成熟时积极申报国家级开发区。将园区用地布局和规模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城镇开发边界,纳入所在县(区)年度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在分解下达县(区)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时,对园区用地计划实行单列。 5.在工业领域实施“标准地”改革,推行范围为兰州新区、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榆中生态创新城、省级以上园区及工业主导型县(市、区)按照“一县一区”重点打造的工业园区。 6.在工业领域实施“标准地”改革,推行范围为陇南经济开发区(成县园、徽县园)、西和县工业集中区、康县工业集中区;实际暂未运行的武都区工业集中区、宕昌县工业集中区、礼县工业集中区新供应工业项目用地参照执行,涉及园区名称、位置范围、产业发展方向等调整变更的,按照调整变更后实际情况执行;文县、两当县城镇开发边界内具备供地条件、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工业用地地块,可按照实际参照执行 7.在陇南经济开发区、康县工业集中区、西和工业集中区、宕昌县工业集中区等园区大力推进“标准地”改革。 8.坚持适度集约原则,支持园区加快土地收储,集中要素和资源高标准推进“七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建设标准化厂房、企业孵化器等生产性配套设施。 9.科学合理划定我市“三区三线”,统筹协调处置各类矛盾冲突,统一空间保护与开发利用,为各类重大项目合规落地提供空间保障。用好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优先保障跨区域重大建设项目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 1.《甘肃省关于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建设协同推进机制的意见》(甘办发〔2021〕15号)、《陇南市关于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建设协同推进机制的实施意见》(陇办发〔2021〕59号)(第1-2条) 3.《甘肃省关于推进园区加快发展若干措施》(甘政发〔2021〕39号)(第3-4条) 4.《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企业投资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的指导意见》(甘政办发〔2022〕56号)、《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甘肃省工业项目用地使用标准等3个用地标准的通知》(甘政办发〔2022〕80号)、《陇南市工业园区企业投资项目“标准地”改革实施方案》(陇政办发〔2022〕133号)(第5-6条) 5.《陇南市贯彻落实的实施方案》 6.《陇南市强工业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第8-9条) 6 财税政策 1.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各类专项资金,优先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 2.对园区土地出让收入地方留存部分,剔除土地报批和征收等费用外所在地政府与园区按7:3进行分成,园区留成部分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用于园区滚动发展。市县两级政府专项债券优先支持符合发行条件的园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检验检测等项目。 3.以园区规划范围内企业2021年缴纳入库税收收入为基数,基数部分归所在县所有,每年增量部分除上缴中央级、省级税收收入外,由园区与所在地政府按照6:4比例进行分成。 4.鼓励中小微企业入驻陇南经济开发区和各县区工业园区,通过统一实施“七通一平和标准化厂房建设、产业配套、要素集聚,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5.企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及境外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最高奖励500万元;企业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挂牌的,最高奖励200万元,企业在甘肃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并且实现融资的,最高奖励100万元。 6.争取国家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降费奖补资金,支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扩大担保业务、降低担保费率。 7.依法依规落实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提供贷款利息收入及融资担保收入免征增值税等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等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小微企业减征、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西部大开发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优惠政策。 8.鼓励中小微企业参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PPP )项目建设,运营管理公共服务领域和传统基础设施领域项目,按规定享受专项补助和奖励,按规定享受公共服务事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1.《陇南市关于推进园区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陇发〔2022〕6号)(第1-3条) 2.《关于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的若干措施》(陇政办发〔2022〕42号) 3.《陇南市企业上市挂牌融资奖励办法》(陇政办发〔2022〕75号) 4.《陇南市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以”投”促稳工作方案》(陇政办发〔2022〕85号) 5.《中共陇南市委办公室 陇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通知》(陇办发〔2021〕53号) 6.《中共陇南市委办公室 陇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陇办发〔2021〕96号)(第7-8条) 第2-3条仅支持陇南经济开发区
附件3
重点园区亿元以上部分建设项目清单(2022-2025年)
序号 园区名称 项目名称 项目阶段 (新建/在建/前期) 主要建设内容 总投资(亿元) 建设期限 备注 合计 20 73.83 1 陇南经济开发区 陇南经济开发区河道综合治理工程 新建 项目沿线全长10.912公里。沿滨河路两侧新建河堤并对沿线河堤进行修复、新建河堤护岸墙、护栏、设置公共通道、进行人行道铺装、照明,对河道淤泥进行清理及铺砌等附属工程。 1.43 2022-2024 2 陇南经济开发区 陇南经济开发区医养大健康产业园双创示范园项目二期工程 在建 建筑总面积60177.06㎡,其中机动车位200辆,8栋厂房建筑面积37223.72㎡,办公用房22953.34㎡,配套用房349.08㎡和室外配套工程等。 3.01 2022-2024 3 陇南经济开发区 陇南经济开发区产业孵化园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 新建 建设专用标准化厂房区、配套生活区、配套物流区、孵化园配套道路 1.06 2023-2025 4 陇南经济开发区 陇南经济开发区伏栗片区标准化厂房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新建 新建标准化厂房234997㎡主要建设标准化厂房A型1#-6#、 标准化厂房B型 1#-11#、 库房1#-12#、 管理用房1#-4#、 人才公寓1#-3#、 食堂、 辅助用房1#-2#、 冷链物流库房1#-4#、 配电室、 门卫、 消防水池等配套设施;全民健身中心用地面积33994. 63m2,总建筑面积9269. 01 1.39 2022-2024 5 陇南经济开发区 陇南经济开发区徽县园集中供热项目 新建 新建1座天然气锅炉房,按照陇南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在位于伏镇伏栗大道与伏镇北西路交叉口西南角,建设130MW锅炉房1座。配套建设供热管道30公里。 1.50 2023-2025 6 陇南经济开发区 陇南经济开发区人才公寓项目 新建 项目主要建设人才公寓、员工公寓、专家楼、商住开发、幼儿园及配套工程等,项目估算总投资约58951.49万元,根据需求分三期实施:总用地面积57784.70㎡,总建筑面积140495.98㎡,其中地下建筑面积37234.81(一期7108.64 ㎡,二期20911.29㎡,三期9214.88㎡)。建筑占地面积16786.21㎡,容积率1.77,建筑密度29.05%,绿地率30.0%,绿地面积17335.41㎡,人防面积10165.29㎡,公寓户数427户,机动车位数980个,非机动车位数641个,非机动车库面积960.75 ㎡。目前,先期实施一期工程,投资约1.465亿元。一期分为职工公寓8652.6 ㎡;人才公寓,地上建筑面积 9614.0㎡,专家公寓5221.0㎡,生活配套2660.1㎡等。 5.89 2023-2025 7 陇南经济开发区 陇南经济开发区徽县园区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 新建 栗川片区内新建道路5条,总长约3.9km,配套建设给水、污水、雨水、热力、电力、通信等工程管线,以及照明、绿化、路侧智慧停车等附属设施。 3.42 2022-2024 8 陇南经济开发区 甘肃中康利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饲料生产线建设项目 在建 年产30万吨饲料生产基地。生产车间共3696㎡;原料库房共4000㎡;成品库房共2600㎡;筒仓7000m³;锅炉房及配套面积1200㎡;配电室40㎡;办公楼、员工公寓、餐厅4500㎡;绿化1600㎡;购置设备192台(套);供电、供水设备各一套。 1.24 2022-2025 9 陇南经济开发区 红川片区集中供热项目 新建 红川片区新建热源厂一座,近期新建2X70MW燃煤热源厂一座(占地约120亩),预留2X70MW燃煤锅炉安装位置 1.30 2022-2025 10 陇南经济开发区 陇南经济开发区红川园区标准化厂房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 新建 项目占地38亩,新建标准化厂房6栋,建筑总面积25203.09平方米 1.30 2022-2025 11 康县工业集中区 康县工业集中区产业孵化园(二期) 前期 征地100亩,建设标准化厂房及其配套设施60000平方米。 1.60 2023-2025 12 西和县工业集中区 西和县工业集中区小微企业孵化园建设项目 前期 新建标准化厂房及办公用房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 4.50 2023-2024 13 西和县工业集中区 西和县工业集中区智慧园区建设项目 前期 园区信息网络设施,园区信息化管理平台,园区物业服务管理,园区生活服务设施建设。 1.50 2023-2024 14 礼县工业集中区 礼县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前期 礼县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内容:1.园区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供电照明工程、给排水管道工程、绿化工程及附属工程;2.园区综合服务中心及园区孵化基地。建设内容包括新建1栋4层框架结构综合服务中心及孵化就业中心,同时在区域内配套建设室外管网、厂区道路硬化、绿化、大门、围墙等设施。 3.96 2023-2024 15 宕昌县工业集中区 宕昌县现代农业产业园配套设施建设项目 前期 规划建设7条园区道路共6.298km,园区主干道经1路红线宽度15米,其他道路红线宽度11米;1座污水处理厂、1个智慧园区 3.72 2022-2025 16 文县新材料加工产业园 文县新材料加工园基础设施二期建设项目 新建 在文县尖山村等九个子园区,总建筑面积150659.85平方米,综合服务用房建筑面积1872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及仓储库房131939.85平方米,配套建设园区道路及停车场硬化、安装公用充电桩、园区土方工程、护坡、挡墙等;园区基础设施包括新建道路2.638千米,桥涵工程162米,路基防护与加固工程2.638千米,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2.638千米 6.85 2023-2025 17 武都马安高新技术产业园 武都高新技术产业园—马安园区(一期)标准化厂 房及配套设施项目 新建 该项目总用地面积为254416.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9935.00平方米,建筑基底面和为85232.00平方米:建筑密度为33.5%,容积率为0.668,绿化率为15.00%。其中标准化厂房均为两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为169889平方米,层高为4.5米案内外高差为0.30米;门房为一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为46.00平方米,层高为3.0米,室内外高差为0.30米;包含标准化建设厂房及附属道路配套设施 5.62 2022-2025 18 陇南市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循环经济产业园 陇南市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项目 前期 拟将现有陇南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2500吨/日产能与文县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2500吨/日产能通过产能置换,迁建至陇南祁连山循环经济产业园,位于陇南市武都区渭子沟建材产业园 17 2022-2025 19 两当县创业创新示范园 两当县创业创新示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新建 项目占地25811.4平方米,建筑总面积20699.29平方米,其中:工业厂房10330.3平方米(包含冷链仓储500平方米,多层厂房9830.3平方米),孵化基地3273.99平方米,车库6063.5平方米,设备用房766.58平方米,污水处理站264.92平方米。路网及等配套占地约20588.26平方米,硬质铺地及室外停车场12421.45平方米,场平土石方工程35000立方米,隔油池1座及照明、场地挡土墙、变配电系统、管网工程等 1.27 2022-2025 20 成县中小微企业孵化园 成县中小微企业孵化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新建 总占地面积482476.1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6326.85平方米。其中包括新建孵化创业中心(孵化器)、研发中心、公共租赁住房及宿舍、标准化厂房(冷库)、配套建设锅炉房、供水站、污水处理站、配电室、停车位1000个、园区道路及硬化,给排水、污水管网及天然气管道敷设,以及陈院镇南侧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7.51 2022-2025
附件4
重点园区主导产业清单(工业集中区)
序号 园区名称 功能定位 主导产业 备注 1 陇南经济开发区 开发区以建设甘陕川交汇区重要的酒类酿造基地、医养健康产业基地、农特产品加工基地、商贸文化旅游及仓储物流基地、循环型产城融合示范区为目标,着力打造质量高、动力足、环境优的现代化新发展格局,形成陇南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区 白酒酿造、农副产品加工 2 康县工业集中区 以现有及待引进龙头企业为引领,以现代服务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组建由“企业-产业链群-园区”3 级主体为核心,打造功能依存、责权分明、协调统一、滚动发展的运行模式;构建以特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生态环保产业为核心的 4 大产业集群。 农副产品加工、制药。 3 西和县工业集中区 以“半夏”为主的中药材加工、绿色农副产品深加工、现代物流服务业为主导产业,以铅锌、黄金等有色金属混合渣回收利用为辅。 中药材加工、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电子产业等 4 礼县工业集中区 集中区空间结构布局为“一核、两轴、五区”,集中区规划以特色产业开发为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生物制药、辅助产业区、配套发展现代物流仓储产业。 特色产业开发,生物制药 5 宕昌县工业集中区 高标准规划建设集中药材绿色种植、生产、加工、仓储、销售、物流、科研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黄芪、党参、大黄、红芪、当归等中药材加工、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等;中药材产地加工联动标准化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