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州

宝鸡冬日特色美食

(来源:网站编辑 2023-12-31 04:43)
文章正文

“陇州暖锅,是陇东地区的一道煲仔菜肴,在平凉,陇县地区较为流行,一般称为陇州暖锅。外面的饭馆大多用铜暖锅,在锅里炒好薄白萝卜片、黄豆芽、蘑菇、小油菜、老豆腐、土豆粉…等,以及肉丸、小排骨、五花肉。蔬菜铺在下面,肉类盖在上面。倒入汤料,开火炖煮,煮开就可以吃啦。夏天吃暖锅有种带着温度的畅快。不过,最地道的暖锅要用砂锅哟。”


说起暖锅,恐怕许多人都吃惯了火锅、涮锅,暖锅可能是第一次听!暖锅并不是涮锅和现在的看到的火锅。暖锅和涮锅子虽然中间都有个小烟筒,但仔细一看并不是一回事。


涮锅采用的铜锅,而正宗的民间暖锅用的是陶土锅,涮锅子需要食客自己把肉片下到呱啦呱啦开的锅子里涮,而那锅子得一直开着,能供得上十个八个人吃,所以是个倒锥子形的,以保证受热面积大。最典型的涮锅子就是北京涮羊肉了。暖锅则不同,暖锅是把半成品的荤素菜品整齐码放在锅子里,满满一锅子端上桌,一家人围炉慢慢享用,是很温暖的事。所以暖锅的肚子要大,这样盛放的菜品丰富,吃起来实惠。



暖锅在一定意义上是中国最古老的火锅,古称“古董羹”,其名据说因投食料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是我国独创的一种美食吃法,唐朝白居易的《问刘十九》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就惟妙惟肖地描述了当时食火锅的情景。到了宋朝,火锅的食法在民间已较为常见,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谱中,便有其同友人吃火锅的介绍。而在元朝,火锅则流传到蒙古一带,用来煮牛羊肉。

乾隆时期养生家曹庭栋《养生随笔》中就谈到:“冬用暖锅,杂置食物为最便,世俗恒有之。但中间必分四五格,使诸物各得其味。或锡制碗,以铜架架起,下设小碟,盛烧酒,燃火暖之。”传统生活中,一到冬季,无论大江南北都流行吃“暖锅”,是把多种荤、素美味食材一起煮在汤锅内,锅下有火力加热,一家人或几个朋友围锅共享。



暖锅从实用功能上分,有三类,第一种汤为淡味,而以涮生片为主,蘸料占重要角色,北京羊肉涮锅及广式打边炉最具代表,第二种是锅内的料已熟,如砂锅鱼头、羊肉炉、陇州暖锅等,炉火只是做为保温作用,并用来烫青菜。第三种是锅内的料全都熟透了,连青菜也无需再穿烫,炉火完全是用来保温的,和大锅菜无二样,如佛跳墙、复兴锅等大锅菜的方式。而以地域分类常见有五种,即重庆火锅、北京羊肉涮锅、广东打边炉和江浙菊花暖炉、北方的传统的暖锅。

关于暖锅的叫法,清人顾禄《清嘉禄·暖锅》曾记载:“年筵祀先,分岁祀中,皆用冰盆,或八、或十二,或十六,中央置以铜锡/陶土之锅,杂投食物于中,炉而烹之,谓之暖锅”。吃年夜饭是全家团圆的日子,一定不会少一个象征团圆的热气腾腾的暖锅,所配的各种食料更为讲究,印象中一家人坐在一起,一只暖锅端上桌来,里面有丸子、肥肠、排骨、白菜、酥肉、豆腐、粉条、肉橡皮,边煮边撩边吃,别有一番滋味。

关于暖锅,有一个颇具地方特色的谜语:“荤菜夹素菜,家乡隔定海,当中招宝山,团团都是海。”谜底就是“暖锅”。有意思伐!清代袁枚《随园食单》有“火候须知”条,说是“火锅对客喧腾,已属可厌,以已熟之味复煮之,火候亦失”。所以关于暖锅口味如何这种事情,也就只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只有你感觉到了就好了。



暖锅民间说法很简单,因为味从煮中来,香自火中生,暖心又暖胃,故称为暖锅。北方暖锅,尤其西北,暖锅真正的定义,流传于陕甘宁交汇的区县市,最典型的暖锅是陇州暖锅。其历史悠久,起源于民间,流行于民间,属于陇州地方特色。是原来当地民间过年及重大节日必吃的一种土著性美食。因为膛中有火,装置本地家乡常见的食材和肉类,其寓意及养生保健极佳。



陇州暖锅相传要追溯到清朝,因皇宫一名宠妃,途径陇州,正值冬季,当地官员为了招待这名宠妃,绞尽脑汁,实在没什么可拿出手的佳肴,没办法的办法,厨子只能用当地农户最土的暖锅子。妃子看见这黑乎乎的土锅,心情不悦,但为了皇家体面,品尝之后,回味无穷、荤素搭配,味道纯美,香气四溢。为民间有这种美食大大赞赏,因膛中有火,故赐名为“暖锅”,妃子回宫之后念念不忘这种最土的美味,从而陇州暖锅名声而起,成为陇州一直传承和保留的民间美食。每年秋冬季,一家人围在一起,吃个暖锅,就像过年一样,很知足,像是一个重要的家庭仪式。



陇州暖锅,最好也最早的用具是特制的手工陶土沙器,也就是砂锅,这种锅的烧制,融合了金、木、水、火土,土乃万物之源,可容万物,所以与食物不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任何食物的酸甜苦辣只会保持原汁原味!古陶砂锅具有:良好聚热、持久耐用,抵抗酸碱、健康环保,加热锅延、自然纯净。

陇州暖锅讲究荤素搭配,肉菜,集于一炉。一入冬季之后,气候寒冷,不仅家庭当中喜食暖锅,请客时也往往是以一只热气腾腾、内容丰富的暖锅作为宴席上的最后一道“压桌菜”,让大家有汤有菜地吃个肚里烘润,面上生春。上桌前,随着暖锅渐渐沸腾,浓浓的汤汁、白白的蒸汽、金黄的油汁顺锅边慢慢溢出,立时香味扑鼻,诱人食欲。暖锅还可以讨出特别精致的口彩:锅子烧得火旺旺,是发发达达,锅子圆圆是团团圆圆,粉丝没下锅之前是“银链条”,烧进汤里发黄了,就是“金链条”,富贵吉祥。晚晴翰林严辰有诗两句:“围炉聚炊欢呼处,百味消融小釜中”,把围炉享用火锅的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


陇州暖锅营养丰富,香气四溢,诱人食欲,食后回味无穷。


暖锅冬天吃是图个热火,陇县暖锅最好也最早的用具是沙器。好锅要好料,陇县暖锅用料全是家常菜,以白萝卜片为主,配以豆芽、粉条、豆腐、红萝卜等,盖面子,即暖锅上面一层为肉食,一般为狗肉、排骨、或者肥肠等。

暖锅好在中间有空心火筒烧煮一圈菜肴,味从煮中来,香自火中生。火是木炭烧的最好,没有烟味串菜味。装暖锅的菜如萝卜片是要提前煮成七八成熟,粉条都是已经泡好的,这样才吃起来不腻,味道纯美。

陇州暖锅营养丰富,香气四溢,诱人食欲,食后回味无穷。陇县的暖锅暖胃耐饥,因而得到了西安和各族人民的喜爱,外宾到陇县也争先品尝,以饱口福,用暖锅招待亲朋好友,深受好评.陇州暖锅已成为陇县美食的“总代表”,也是陕西最具特色的美食。




  暖锅,可以说是中国最古老的火锅。陇州暖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民间流传着这样一段传说,唐太宗时长孙皇后回陇州探亲,正值冬季,食材稀缺,连年灾情不断,人民生活极其困苦。当地官员为了招待皇后,绞尽脑汁,没办法,厨子只能上当地农户为填饱肚子的土锅菜,加以改良。皇后看见这黑乎乎的一锅菜,心情不悦,但为了皇家体面,又不得不动筷子。品尝之后,味道纯美、香气四溢、回味无穷。于是大加赞赏,因膛中有火,故赐名“暖锅”。


  据资料记载,唐朝时,火锅器皿系陶瓷,又叫“暖锅”。“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唐代诗人白居易诗中的“红泥”,即指陶瓷。



  陇州暖锅最早的用具是特制的手工陶土沙器,也就是砂锅。砂锅的烧制,融合了金、木、水、火、土,土乃万物之源,可容万物,所以与食物不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任何食物的酸甜苦辣只会保持原汁原味!陶土砂锅具有良好聚热、持久耐用、抵抗酸碱、健康环保、加热锅延、自然纯净的特点。



  随着时光的流逝,现在的陇州暖锅也有用老式紫铜皮的锅,大肚皮细脚,中间有半截烟囱,雕花锅盖,两端有活络的铜把手。



 陇州暖锅用的食材简单,都是来源于民间,那锅也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最原始的,原汤、原料、原汁、原味,是陇州最原生态的美食之一。冬天里,如果家里来了贵客,吃暖锅就是对客人最尊贵的待遇。


  吃暖锅前,先将木炭放到煤球炉上烧红,然后放进暖锅中间的烟囱里,吃的时候,把原本做熟的猪肉、大肠、萝卜、土豆、豆腐、细粉条、白菜、蘑菇等放入锅中,再加上调好的浓汤。等到锅里哗啦啦冒着热气时,就可以捞到碗里享用了,趁着滚热,哧溜哧溜吃下去,浑身热乎乎地。吃完了一波再逐一加入备好的菜,添上鲜汤,就可以继续吃了。


  寒冬里,屋外大雪纷飞,寒气逼人,而有暖锅的地方却暖意浓浓。



  “围炉聚炊欢呼处,百味消融小釜中”——晚清翰林严辰这两句诗,把围炉享用暖锅的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老暖锅里蕴藏的温暖,给人们带来一肚子饱暖和幸福。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