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陇州社火的来历、习俗、活动?
陕西陇县,史称陇州,古为华夏神州西部的边防重镇,素有“关隘锁月”之称,今为东进西出的交通要道,属黄土高原南部,是陕西省西陲。
全县总面积2285•2平方公里,25万人口。宝中铁路、宝平公路横贯其中,关山草原、龙门洞森林公园驰名全国,县城距宝鸡市79公里,距西安240公里。
陇县,夏商属雍州之城,周为秦非子食邑,春秋之际秦襄公、秦文公先后在此建都14年,汉初置陇关,故有“秦都汉关”之称。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积淀,孕育了古老灿烂的民间文化艺术。
冠有民间社火之乡的陇州社火,规模宏大,形式多样,尤显古战场的马社火,意趣横生的跷板,玄妙险峻的高芯,粗犷膘悍的背社火,威武雄壮的锣鼓队,古朴无华的社火脸谱,它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承传着民俗民情,喷放着泥土气息,以其自娱性的强大生命力而丰富着当地群众文化生活。 陇州社火起源于宋元,普及于明清,盛行于民国,发展在改革开放的八、九十年代,现已发展成为固定的脸谱、服饰、道具和表演时间的群众性民间艺术娱乐活动。
社火是陕西关中西部一种群众性的传统娱乐活动,多在元宵节游演,人称"耍社火"。劳作了一年的庄稼人为了庆祝丰收的喜悦和节日的欢乐,便组织起来,自扮自演成各种戏曲人物,在村、镇、县城游演。
由于它源于社日,意在祈求吉祥,日子红火,故名社火。 陇县社火内容丰富,形式多种多样,演技玄妙高超,规模十分宏大。
他们大多数乡镇都有社火队,仅有的乡镇就有4家。每当耍社火时,一次则出动数百人以致上千人,炮声震天,五彩旗招展,锣鼓开道,舞长龙、耍狮子、撑旱船、扮假面、踩高跷、舞竹马、扭秧歌与各类社火,依次布阵,逶迤长达数十丈以至数里。
社火也叫社伙,社火源于先秦时代的“社祭”,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传统和历史,是中华最古老的风俗之一。 在陕西,社火是指芯子、高跷、竹马、旱船、狮子、龙灯等的统称。
它是一种靠扮演、造型、技巧获胜的艺术,它通过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和严密的构思,让演员扮演历史人物和现代任务,形成一个故事的组合,给人一种高屋建瓴惊险迭出的艺术感染力。 这种来自黄土地与秦腔相结合的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
每后春节期间,名乡村、工厂和企事业单位都要装扮社火,农历正月初二开始,走乡串户,过街入巷,向人们进行拜年迎春祝贺游演。正月十五元宵节,全县所有社火集中在县城游演,扮装团队多达二百余个,游演者达四五千人之多。
数万群众到县城观看,大街小巷,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彩旗飘扬,绚丽多姿,成为一大景观。据有关专家考证,陇州社火是我国保留最完整的原生态民间文化历史遗存。
陇州社火的种类有:马社火、背社火、抬社火、高芯、高跷、车社火、秋迁、跷板、地社火、舞狮舞龙、耍大头、竹马、旱船、刀舞、秧歌舞、腰鼓舞等二十多个种类。 陇州社火的的表演形式,除高跷、步社火配唱曲调兼表演外,其他绝大多数的造型艺术。
表演内容多取材于神话、历史演义、民间传说故事,也有求吉庆,颂政通人和,宣传经济发展的内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每年的元宵节均举办社火大赛活动,使各乡村的社火表演队伍规模越来越大,内容上丰富多彩,增加了宣传党的好政策、宣传计划生育、尊老爱幼、扶贫帮困、产业结构调整、烤烟生产、科技兴县等发展农村经济的现代生产生活内容。
人民群众把每年元宵节赛社火、闹花灯看作过年的最大乐事,有“小初一,大十五”的习惯称法。人们通过耍社火,看社火来诉说一年的丰收喜悦,祈求祝愿来年风调雨顺,人民幸福,国泰民安。
宝鸡社火民间社火是春节期间流行于民间的一种自演自娱活动,在陕西、山西等省都广为流传。
一、社火的起源 社火,作为最古老的风俗,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它来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是远古时期巫术和图腾崇拜的产物,是古时候人们用来祭祀拜神进行的宗教活动。 "社"为土地之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
能驱邪避难。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如意。
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的立身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崇尚火观念。
由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中,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祭祀社火的仪式逐渐增加了娱人的成分,成为规模盛大、内容繁复的民间娱乐活动。
社火一词始见于宋代。《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六月二十四日,欢口二郎神生日,二郎庙前露台上设乐棚,有"社火呈于露台之上"。
在汉魏南北朝、隋唐时期至南宋,皇城的除夕之夜还保留有大傩仪,后逐渐被社火取代而融于社火之中。可见宋朝的民间社火已是包罗万象,气象万千。
当时的社火由祭祀、巫术、傩仪、百戏、乐舞、参军戏、民间杂耍等组成。每逢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村社便组织、举办使节庆、迎神赛会,有上竿、跃弄、跳索、相扑、鼓板、小唱、斗鸡、说浑话、杂耍、商谜、合笙、乔筋骨、乔相扑、浪子、杂剧、学像生、倬刀、装鬼、砑鼓、牌棒、道术之类杂戏表演。
社火表演时,脸谱面具,必不可少。社火脸谱起源,据陕西的民间艺人介绍,周朝时,周武王率兵伐纣,大军行至麒麟山下,被驻守山下的闻太师挡住去路。
姜子牙计上心头,让士兵戴上了神兵天将的面具上阵叫骂,个个威武凶煞,好似天兵下凡。闻太师不知真假,以为天意,拔寨而逃。
此事传入民间后便产生了画脸谱逐鬼的民间习俗,并逐渐融入到了社火中。学术界则普遍认为,脸谱的起源是周秦时的傩舞。
傩是一种远古时代的宗教仪式,"傩"本是一种传说中的神鸟,后被人格化,成为一种祭祀表演。傩舞是周代在傩祭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驱鬼逐疫的宗教舞蹈,而傩的明显特征,便是戴假面歌舞。
二、主要类型 社火以民间传说和戏剧故事为题材,通过一个或一组人物展现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即为一转社火。人物要画社火脸谱,穿社火服装,持社火把杖。
社火游演一般是探马在前,后面跟着社火会旗、火铳队(炮队)、旗队、社火队,最后是锣鼓队。 社火根据其表演形式可分为造型社火和表演社火两类,造型社火主要展示人物造型和工艺;表演社火主要在场院进行斗打表演。
主要的社火种类,有布社火、背社火、马社火、车社火、芯子社火、山社火、面具社火、地台社火、高跷社火、血社火、黑社火等。 ** 芯子社火 芯子社火可以说是中国戏曲人物艺术风格的造型艺术,这是以童为主,将孩童们古装打扮成各色历史、神话戏剧人物,且多为英雄侠义人物;并将孩童"捆、梆、扦"装上一设计牢固的铁支架上(俗称芯子),支架上人物累叠一般三层,有的更多层,服饰将铁架遮盖,好似人物凌空垂悬,小演员在高空晃晃悠悠、摇摇欲坠,惊险壮观,给人以触目惊心的感觉。
而"芯子"讲究得就是"高、惊、险、悬"特点;其"芯子"早期是由几名壮汉所抬,而今是将芯子安装于机动车上或直接在芯子下面安装轮车,缓缓游示,供人观赏。 三、社火脸谱 社火常被人们叫着"看戏",即"哑剧"。
社火角色的表演者是以舞台亮相的形式进行游展,观众对扮相角色的辨认靠的是脸谱。 社火脸谱是以人物的容貌和性格特征出发,用日月纹、火纹、旋涡纹、蛙纹等纹饰的不同组合表现人物的性格;以色彩辩识人物的忠、奸、善、恶,红为忠,白为奸,黑色为正,黄为残暴,兰为草莽,绿为仪侠、恶野,金银为神妖。
宝鸡社火脸谱,以它悠久的历史,神秘、深厚的文化内涵,声势浩大的场面,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成为陕西春节期间民俗活动的最亮点。 四、西府社火 陕西宝鸡地区,人们习称西府,是陕西社火脸谱艺术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之一。
特别是陇县和宝鸡县的社火脸谱,流传历史久远,脸谱造型奇特,色彩质朴明快,纹饰严格讲究,谱样多而齐全,代表了西府社火脸谱的最高水准。 宝鸡县赤沙镇血社火是陕西乃至全国唯一保留的一个社火种类,它是每逢闰年表演一次。
赤沙镇血社火是以水浒武松杀西门庆为武大报仇的故事为题材,表演内容主要以斧子、铡刀、剪刀、链刀、锥子等器具刺入西门庆和其他坏人头部,使社火的内容恐怖血腥且十分逼真,故叫血社火。 据说是这个村子的绝活,现场是保密的,化妆一般在村庙里,门口有人看守,不准其他人靠近,且传儿不传女。
在陕西,社火是芯子、高跷、竹马、旱船、狮子、龙灯等的通称,是一种靠扮演、造型、技巧取胜的艺术。它通过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和严密的构思,让演员扮演成历史人物和现代人物,形成故事组合,给人一种高屋建领,惊险出奇的艺术感染力。
什么是社火社火,在西北地区也称射虎,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是指在祭祀或节日里迎神赛会上的各种杂戏、杂耍的表演。
火具有红火、热闹之意。宋人范 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诗的自注:“民间鼓乐谓之社火,不可 悉记,大抵以滑稽取笑。”
社火既是中国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狂欢活动,也是高台、髙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等的通称,具体形式因地域 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中国的社火之乡为陕西宝鸡市,当地西府社火下的陈仓社 火、陇州社火、凤翔社火、岐山社火,均已成为世界级的中国文化名片。
社,古指土地神,《白虎通义•社稷》记载:“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 可一一敬也,故封土立社。”郑玄作注:“后土,社也。
”以后为便于祭祀土地神,又称谓社为地域区划小的单位。《管子•乘马》曰:“方六里,为社。”
即方圆六里为一社。以社为单位“击器而歌,围火而舞”,故称社火。
社火产生的年代相当久远,它是随着古老的祭祀活动而逐渐形成的,并与远古时的图 腾崇拜、原始歌舞也有着渊源关系。 宋代诗人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道:“箫 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可见其延绵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