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州

陇南:民俗贺新春,非遗闹元宵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6-22 20:08)
文章正文

舞龙舞狮划旱船

敲锣打鼓贺新年

正月里

丰富多彩的

社火表演活动

在喜庆祥和的陇南大地轮番上演

快和小陇一起来感受这浓浓年味吧~~

舞龙狮

龙狮表演是社火中的必备节目。从春节到元宵节 ,陇南一直有舞龙舞狮的表演。人们在喜庆日子里用舞狮龙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武都区的舞龙舞狮表演。图/陇南武都发布等

武都区的舞龙舞狮表演。(图/李圆丰 赵振 后斌玉 )

,时长00:59

礼县罗坝镇梁坪村社火队表演舞龙、耍狮等传统民俗活动。( 图/薛小平

徽县嘉陵镇的舞龙舞狮表演。(图/陇南徽县嘉陵镇)

踩高跷

高跷也叫"高跷秧歌",是一种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民间舞蹈,因舞蹈时双脚踩踏木跷而得名。它是陇南一门祖辈相传的民间表演艺术,也是春节社火中一个统的保留节目。

武都区的踩高跷表演。(图/李圆丰 赵振 后斌玉等)

划旱船

"划旱船" 又叫做摇花船,是过年、过元宵节时才进行的一种汉族传统民俗活动,人们用它来祝福新的一年福寿安康。

礼县、武都区“划旱船”表演。(图/薛小平 后斌玉)

西和县“划旱船”表演。(图/陇南西和发布)

康县云台镇 “划旱船”表演。(图/黄培军)

唱秦腔

秦腔是流淌在西北大地上的天籁之音,震天动地的锣鼓、高亢激昂的唱腔、人头攒动的观众,将秦腔定格在人们的心灵深处。

成县 纸坊镇刘山村秦腔表演。(图/ 成县融媒体中心

成县镡河乡土蒿村群众秦腔演出喜添年味。(图/田兴文

地处礼县西汉水支流的碧玉河流域,这里文化底蕴深厚,每年正月初二到元宵节各个村庄都要唱大戏,剧种主要是秦腔和皮影腔。( 图/赵晨旭

礼县红河镇表演秦腔戏曲。(图/陇南礼县发布)

两当县秦腔表演。(图/陇南两当发布)

高 台

高台又叫高架,耍高台是礼县春节文化活动中最具特色的社火艺术,其中礼县红河镇高台以高、险、奇、巧、秀著称。一架高台一般表现一部戏剧或一个神话故事的某一情节,其思想内容大多表现祥瑞、爱情和美好愿望。如“天官赐福”“金榜题名”“天女散花”“刘海撒钱”“嫦娥奔月”等。

礼县红河镇“高台”社火表演。(图/赵晨旭)

礼县红河镇“高台”社火表演。(图/薛小平)

扭秧歌

秧歌是汉族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春节期间,陇南的秧歌队在街头广场表演,欢快喜庆的气氛将春节活动推向高潮。

徽县嘉陵镇 秧歌表演。(图/陇南徽县嘉陵镇)

西和县 西峪镇卢水村秧歌表演。(图/陇南西和发布)

宕昌县哈达铺镇秧歌表演。(图/陇南宕昌哈达铺镇)

木偶戏

木偶剧是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方式。表演时,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成县木偶戏又称“木脑壳戏”,属于民间小戏剧种,是秦腔的一种古老的表演形式,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主要活跃于城乡舞台,同时又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被赞誉为“指尖上的艺术”。

成县黄渚镇茨坝村木偶戏表演。(图/陇南成县发布)

西和县十里镇姚河村木偶戏表演。

影子腔

陇南影子腔是甘肃省独有的古老地方戏剧种,来源于礼县、西和县一带。它在民间皮影戏、木偶戏腔调的基础上,吸收了当地民间小曲、鼓乐、说唱等形式,又借鉴秦腔、川剧的一些特点,逐步创定了风格独特、适宜山区演出的“山戏”影子腔,受到专家学者和广大群众的好评。

礼县“影子腔”表演。(图/薛小平)

池哥昼

文县傩舞“池哥昼”,又称“鬼面子”,主要流传在文县铁楼藏族乡、石鸡坝与天池等地。每年春节期间,在文县铁楼乡白马河畔的村村寨寨都有表演面具舞“池哥昼 的习俗。正月初五,白马人在寨子的大场里预习面具舞,正月十三开始正式跳,寓意消灾祈福,保佑风调雨顺。

“池哥昼”表演。(图/冉创昌)

高山戏

高山戏 是源于武都区高寒山区鱼龙一带的民间社火,因其演出程式的绚丽多姿、曲牌唱腔的丰富多彩、服饰打扮的风格鲜明、舞台表演的独具特色而被赞誉为“中国戏曲研究的活化石”。1959年10月定名为高山戏,2008年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都区鱼龙镇观音坝村高山戏表演。(图/李董 后斌玉)

花灯戏

花灯戏是文县玉垒乡、碧口镇一带的地方民俗文化。因最初在正月十五日演出,台前台后挂满花灯而得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玉垒花灯戏是在耍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不同于其他地方的“花灯戏”。

文艺表演

在陇南城乡,文艺表演丰富多彩,为喜庆的春节增添了更多的色彩。

武都区文艺表演。(图/陇南武都发布)

康县“贺新春 迎两会”文艺表演。(图/陇南康县发布)

宕昌县 新城子乡篝火晚会。(图/陇南宕昌发布)

欢乐的锣鼓敲出美好的祝愿

喜庆的社火“耍”出幸福的年味

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

龙腾虎跃、“兔 飞猛进

(整理/记者 尚敏贤)

来源:陇南发布

监制:王秋鹏

审核:董海涛

编辑:孙小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