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州

丝绸之路多媒体系列资源库

(来源:网站编辑 2025-01-10 01:34)
文章正文


  隋唐时期,尤其唐贞观、开元、天宝年间是丝路交通繁荣昌盛时期,丝绸之路沿线驿站和关隘、桥梁等设置都比较完善。自京师长安西北安远门外,关陇左右,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山南北,葱岭内外,烽戍驿站,万里相继。水陆关隘,各有查禁,行人往来,皆有凭证,所谓“驿使验符券,传送据递牒,军防丁夫有总历,自余各请过所而度”[1],制度井然。大川巨流,多建有桥梁和渡口以济往来,而驿站、关隘和桥梁、渡口设置齐备、管理完善,标志着丝路交通的发达、繁荣和昌盛。
  一、驿站、关隘的设置
  驿站和关隘是道路交通的管理设施,保障交通安全和畅通,为商贸和兵员提供后勤保证等。由于隋唐对道路交通管理十分重视,因而道路设施比较完善,道路运输制度和管理机构健全,以丝绸之路沿线交通管理制度和机构的完善和健全是隋唐时期丝路交通繁荣的重要标志。
  (一)驿站 从隋文帝统一全国以后,为了巩固统一的疆域,十分重视道路交通建设,在其干线道路上,按一定距离并视地域、自然环境和人口、经济条件等情况,设立与之相适应的驿站,以便为道路运输提供服务,如为从运者提供食宿、运输工具,为商贾组销和组购货物,提供货场、仓库、招揽运户,充当货运双方中介,办理承运过路手续等。驿站设施和使驿制度,经过唐朝前期的发展更为完备。到唐朝中期,在全国主要陆水驿道干线上,先后设置驿站(或驿馆)1639所,其中陆路1297所,水路256所,水陆两用驿站86所。陆路驿站在中原地区大致以20~30里(10~15公里)的间距置一驿站。丝路绿洲干道上,驿站制度也比较完备。根据《元和郡县志》的记载和近年来河南、陕西、甘肃、新疆、青海、宁夏等省、区道路交通史学工作者的实地考查,把分布在丝路绿洲干道上的主要驿站或镇戍、故城和部分驿站站距分段、分线列述(详见表2)。
  丝路绿洲干道 自东都洛阳(在河南西部),西行经临都驿、甘水驿、三泉驿、寿安山馆、柳泉驿、福昌驿、三乡驿、嘉祥驿、鹿桥驿、水宁驿、莎棚驿、峡石驿、甘棠驿、桃林驿、稠桑驿、湖城驿、盘豆驿、闇乡驿共18个驿站,约440里(220余公里),至潼关驿进入今陕西省境内;由潼关驿再西行,经关东驿、关西驿、华阴驿、长城驿、罗敷东馆、敷水驿、华州驿、赤水驿、渭南驿、东阳驿、杜化驿、戏水驿、新丰驿、阳盘驿、会昌驿、滋水驿、长乐驿、城东驿共19个驿站,约420里(210公里),至西都长安(今西安市)都亭驿。由东都洛阳至西都长安,共860里(430公里),设有驿站39所,站距约22.5里(11.25公里);由西都长安都亭驿西北行,经磁门驿、管城驿、骆驿、漠谷驿、永寿县驿、麻亭驿共七个驿站,约300里(150公里),至邠州治所新平县驿;再由邠州新平县驿西北行,经棠邱驿、宜禄县(今陕西长武县)驿、长武城驿、折墌城驿等驿站,约180里(90公里),至泾州(今甘肃泾川县)治所安定县;由安定再西北行,经通云堡、阴盘、行渭州(今甘肃平凉市)、胡谷堡、瓦亭故关、弹筝峡、萧关等驿站,或军镇、戍堡,约340里(170公里),至原州(今宁夏固原县)治所平高县;由平高县西北行经石门关、西安州、河池、打拉池等驿站,或军镇、戍堡约380里(190余公里),至会州(在今甘肃靖远县北)治所会宁县(在今甘肃靖远县北);自会宁西北行,由乌兰关过黄河,再经乌兰县、新泉军等驿站,或军镇、戍堡约480里(240公里),至河西节度使治所姑臧县(今甘肃武威市);或由会州治所会宁县沿黄河东岸溯黄河南行,经靖远、榆林军等驿站,或军镇、戍堡约340里(170公里),至兰州治所金城(今兰州市)皋兰驿;自皋兰驿过黄河西行,经临河驿、金城关、广武驿、永登县、昌松驿(在今甘肃古浪县附近)、洪池岭等驿站,或军镇、戍堡约460里(230公里)至姑臧。
  或自西部长安都亭驿西行经临泉、咸阳县、鄠比驿、温泉驿、槐里驿、马嵬驿、望苑驿、武功县、杏林店、扶风县、岐山县、石猪驿、*(左氵中千右干)阳县等驿站,或军镇、戎堡约500里(250公里),至陇州治所*(左氵中千右干)源县(今陕西陇县);由陇州西行经安化关、大震关、分水驿、清水等驿站,或军镇、戍堡约860里(430公里),至秦州治所上邽县(今甘肃天水市);自上邽县沿渭水西行,经赤谷亭、铁堂峡、伏羌县(今甘肃甘谷县)、洛门川、武山县等驿站,或军镇、戍堡约140里(70公里),至渭州治所襄武县(今甘肃陇西县);由渭州南安故城西北行,经渭源、高城岭、武隋驿等驿站,或军镇、戍堡约200里(100公里),至洮州治所狄道县(今甘肃临洮县);由狄道西行,经大夏等驿站,或军镇、戍堡约180里(90公里),至河州治所枹罕县(今甘肃临夏市);或自狄道西北行,经凤林故关,并由凤林渡过黄河,再经龙支(即鄯邑,今青海民和县)等驿站或军镇、戍堡约200里(100公里),至陇右节度使鄯州治所湟水县(今青海乐都县);或自兰州临河驿西行,穿广武梁至鄯州;由鄯州北行,经昌松驿可至姑臧。
  丝路东段陇右诸道 穿过黄河以后都汇集于姑臧,由姑臧西行经永昌、删丹(今甘肃山丹县)等驿站,或军镇、戍堡约460里(230公里),至甘州治所张掖县;由张掖西行,经建康军(今甘肃高台县)、福禄等驿站,或军镇、戍堡约440里(220余公里),至肃州治所酒泉;自酒泉西北行,经天门关、玉门军(今甘肃玉门镇)等驿站,或军镇、戍堡约560里(280余公里),至瓜州治所晋昌县苦峪城驿(在今甘肃安西县东),自苦峪城驿西北行,经玉门关、常乐县(今甘肃安西县),再西南行经鱼泉驿、黄谷驿、空谷驿、无穷驿、其头驿、东泉驿、州城驿共7个驿站约240里(120余公里),至沙州治所敦煌县;或自苦峪城西行经常乐驿、阶亭驿、白草驿、长亭驿、白亭驿、横涧驿、清泉驿共10个驿站约240里(120余公里),至沙州;自沙州西北行,由玉门故关进入丝路中段,再经盐泉戍、*(左予右肖)竿馆等驿站,或军镇、戍堡约800里(400公里),至伊州治所伊吾县(今新疆哈密市);或自苦峪城驿西北行,经新井驿、广显驿、广明驿、乌山戍、乌山驿、双泉驿、第五驿、第五戍、冷泉驿、冷泉戍、赤崖驿等驿站或军镇、戍堡约720里(360公里),至伊州。
  丝路中段 自伊州西行经益都、四堡、独泉驿、东华、西华、驼泉驿等驿站,或军镇、戍堡约260里(130公里),至罗*(上艹下护)岭驿;自罗*(上艹下护)岭驿西南行,经达匪驿、草堆驿、赤亭镇驿、白力城、宁戎驿、乌骨山驿、高昌县驿、玉关口、交河县驿、大墩驿、天山、雷石碛驿、阿海泉、银山碛驿、碛西馆、吕光馆、张三城、新城馆、焉耆镇、铁门关(今新疆库尔勒附近)关西馆、于术城、榆林城、龙泉城、东夷僻城、西夷僻城、赤岸城等驿站,或军镇、戍堡约2200里(1100余公里),至安西大都护府治龟兹镇(今新疆库车);或由罗*(上艹下护)岭驿西北行,经乏驴岭、赤谷、长泉、龙泉、独山、郝遮镇、蒲类县等驿站,或军镇、戍堡约700里(350余公里),至北庭都护府治庭州,再由庭州县西行,经沙钵城、冯洛城、耶勒城、俱六镇等驿站,或军镇、戍堡约900里(450余公里),至弓月城(在今新疆轮台县境内);或由庭州南行,经*(上艹下护)堡子、宁远、神仙镇、石会汉戍、金峪镇、柳谷镇、龙泉馆等驿站,或军镇、戍堡约500里(250公里),至交河县城,并同南道相接至安西大都府治所龟兹镇。
  丝路中段南线 自安西大都护府治所龟兹镇西南行,约1400里(700余公里)到疏勒都督府治所疏勒镇后,越葱岭即入丝路绿洲干道西段南道。自碎叶城西行经怛罗斯城、塔什干(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过锡尔河,即与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阿拉伯大食驿道相接,或由弓月城进入丝路西段,再西南行至碎叶城,再西行同大食(阿拉伯伊斯兰教帝国)驿道相接。
  丝路草原道 仅自中受降城至达旦海,约2080里(1040余公里)一段,就设置驿站68所。丝路吐蕃道,自鄯州河源军以西至逻些(今西藏拉萨市)之间,也未按“百里一驿”的要求,设置了14个驿站或驿馆。
  综上所述,丝路绿洲干道沿线,仅中国境内路段,单线即长约万余里(5000①余公里),据不完全统计,就有驿站60②余个,军镇、戍堡70余处③,平均站距约80里(40余公里),其中东段陇右和河西道站距一般都比较短,以瓜州至沙州一段为例,仅240里(120公里),就有驿站10余所,站距只有20里(10余公里),由此可见,丝路绿洲干道上驿站设施的健全和管理工作的完备。中段和西段情况就不同了,一般站距都比较长,铁门关至龟兹镇一段约760(380公里)没有驿站,只有军镇、戍堡8处(见表2)。
  驿站是官办运输设施,为官方运输和行旅服务。唐代“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皆有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2]官方备有驿马,按规定供给行路官员驿马,如规定一品官8匹,二品官6匹,三品官5匹,四、五品官4匹,六品官3匹,七品官以下2匹。凡驿马给地4顷,专为种饲草料。出土文书有:交河、天山、银山、柳谷、柳中、赤亭、吕光等14处馆驿,以及“使安西副大都护汤(嘉)惠并家口乘马肆匹”,“使伊吾军健儿吕守操王大尪等乘马一匹、驴一头”[3]的记载,充分证明安西大都护府辖境置有馆驿与内地无别。丝绸之路沿线多为险阻无水草之地,故沿线置有不少军镇守捉和戍堡,既管兵马以御敌寇,又作馆驿以利交通。在无馆驿、又少军镇的路段,则视情况专置官马以供驿骑。图43是在今新疆鄯善七克台鞑子城发现的唐代赤亭守捉遗址。
  (二)关隘 设在水陆交通要道上往来必经之地的要塞,称关隘。济渡必由之处,称津渡,一般合称为关津要隘,简称关隘。据《唐六典》记载,开元末,全国共有26关,分上、中、下三等。其中分布在京城4面驿道上的关为上关,计有京兆兰田关、华州潼关、同州蒲津关、岐州散关、陇州大震关、原州陇山关共6关。不在京城4面驿道上的关,有京兆子午、同州龙门、会州会宁、原州木峡、安西铁门等13个中关。其他则为河州凤林关等7个下关。这些关绝大多数地处丝绸之路沿线。沿线的关,皆筑有关门,置有关令,掌管盘查事宜。凡行人车马出入往来,必按过所进行检查。
  位于丝路绿洲干线驿道上的关隘,自东而西为东都函谷关、陕州崤关、华州潼关、原州陇山关及金城关、天门关、阳关、玉门关、安西铁门关等。潼关,唐属华州华阴县。天授二年(公元691年)析置潼津县于关口,曾一度属虢州阌乡县,自阌乡县风陵关北渡黄河即芮州风陵渡。安史之乱时,唐朝调西北丝绸之路沿线军镇戍兵东防潼关,即是。东西两京之间的重要关隘,是丝绸之路所必经。所谓“奉贡输赋修职於王都者,入於近关,则皆重足错毂,以听有司之命”[4]的近关,即指潼关等6处上关而言。陇山关即汉代萧关,自汉以来为丝路东段关陇中道上的重要关隘。岑参《胡笳歌》“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贾岛《送李骑曹》诗:“萧关分碛路,嘶马背寒鸿”皆指此关。
  关陇南道上的大震关,即汉陇关,位于陇州西陇山下,亦称故关(固关)。大中六年(公元852年),陇州防御使薛逵徙筑安戎关“于陇山上,西去故关三十里”[5],亦称新关。凤林关位于关陇南道,西接吐蕃道的河州凤林县北的黄河南岸,张籍《凉州词》:“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即是此关。过河,即炳灵寺石窟所在。凤林县曾名安乡县,又名安乡关。关陇中道上的原州木峡关,位于今宁夏固原县城10公里的红庄乡大湾店附近的颓沙山上,南近陇山萧关,即与丝路绿洲干线驿道衔接。会宁关在会州(今甘肃靖远)西北黄河南岸,备有官船50只,渡河即乌兰县,也是丝路东段河西道东起点的重要关津之一。金城关是丝路东段陇右中道和河西道相接的重要关隘,位于今兰州市区内黄河北岸。唐代诗人岑参《题金城临河驿楼》中“古戍依重险,高楼接五凉。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即指金城关(见图44)。丝路中段上的铁门关,位于焉耆西南25公里处,安西大都护府辖境,东起焉耆东界122.5公里处的吕光馆。早在春秋战国之际,就有所谓“征令赐予布政於下国者,出於甸服,而后按行成列,以就诸侯之馆”[4],其西又有谒者馆、羯饭馆等皆为诸侯之馆。
  二、桥梁、渡口的修建
  桥梁、渡口是保障丝绸之路通畅和安全的重要条件。随着经济发展、文化日益繁荣,隋唐时期在桥梁修建技术方面也有其独特之处,如今河北赵州石拱桥,就是隋代桥梁修建技术的杰出代表。这里,主要记述丝绸之路沿线主要的桥梁和渡口。
  (一)桥梁 在中国桥梁建筑史上,隋唐时期,在丝绸之路起点之一的东都洛阳城内洛河上建成的天津桥是最早以铁链系船只而架成的浮桥。在西都长安东灞水改建的二石桥,在长安西渭水修造的三森桥,在黄河上游修造的河厉式木悬臂梁桥等,同前代相比,不仅数量多而且式样也比较新颖齐全。
  洛阳天津桥(见图45) 始建于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长130步(约合今180米),是用大缆维舟,以铁锁钩连之,南北夹路对起四楼的大浮桥。后毁于战乱。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改建为石墩木梁桥。唐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内史李昭德又将桥墩两端砌成尖状形,以减小流水冲击。这种科学方法既巩固了桥基,又减少了桥墩的水流阻力,是桥梁建设史上的创举。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又扩建两孔,以利泄洪,并石砌河岸,造围堰,加强防护。天宝十五年,安禄山攻陷洛阳,常山守将颜杲卿、袁履谦等宁死不屈,被绑在天津桥中柱上,惨遭杀害。
  寿安永济桥 始建于大业三年(公元607年),位于寿安县 (今河南宜阳县)东8.5公里之洛河上,邻近东都临都驿,是洛阳通往长安(南路)大道上的要冲,为兵乱所毁。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为适应东西两京交通的急需,遂在原桥处修建了一座长125米、宽8米的浮桥。后由于交通量逐年增加,浮桥已不适应,遂改为石梁木桥。《唐六典》曰:“天下石柱之梁四,洛三灞一,洛则天津、永济、中桥,灞则灞桥”[6],其中说的“永济”即是此桥。
  长安灞陵桥 位于长安东北的灞水上,简称灞桥。初建于春秋秦穆公时,为木桥,并改滋水为灞水,以显霸功。地皇三年(公元22年)灞桥火灾,王莽执政期间遂改建成石梁桥。隋初,在汉代桥址以南,另建新桥。唐永隆二年(公元681年),又恢复旧桥,成为南北二桥。由蓝田关经灞陵(秦芷阳县)至灞上,过灞桥,即入长安。灞桥是丝绸之路所必经之桥,“凡自东、西方面入峣潼两关者,路必由之。”[7]桥两边水岸路旁皆植柳,长安人送客多至此折柳赠别。
  长安渭水三桥(见图46) 一是西渭桥,也称便桥,咸阳桥或便门桥,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桥梁。始建于汉武帝修茂陵时。唐太宗与突厥颉利可汗曾会盟于此。玄宗去蜀时,杨国忠怕追兵所及,欲将桥烧毁,玄宗说“庶士各避贼求生,奈何绝其路?”遂令高力士监督将火扑灭,桥得以保存;二是中渭桥,也称横桥或横门桥。始建于秦代,因渭水北有咸阳宫,南有兴乐宫,为沟通二宫,故建此桥。唐贞观、开元时,曾两次重建,由于中渭桥南端为京师禁苑之地,一般行旅不便利用,而官吏往还,则多取中渭桥,三是东渭桥,位于灞水入渭水处,约今高陵县渭桥镇附近。始建于西汉景帝五年(公元152年),唐开元九年(公元721年)重建。元和、长庆年间,崔元略任京兆尹时,曾为桥道使,修东渭桥。东渭桥北通三受降城及草原丝路参天可汗道。唐曾在桥北岸设渭桥镇及东渭桥粮仓屯兵驻守。渭水三桥皆为木桥。
  会州乌兰黄河桥 位于丝路东段关陇中道,是西通河西走廊的必经大桥。虽然现在对建桥位置说法不一,但在会州乌兰县境内是无疑的。桥为吐蕃所建,建桥时间不详。但从古籍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灵州破吐蕃於乌兰桥”[8]“的记述,则知此前已建有此桥。或许灵州破吐蕃于乌兰桥后,将桥烧毁,至元和八年(公元813年),“吐蕃欲成乌兰桥於河壖,先贮材木。朔方节度使每遣人潜载之,委於河流,终莫能成。至是蕃人知(王)泌贪而无谋,先厚遗之,然后并役成桥,仍筑弓月城守之。是朔方御寇不暇,边上至今为恨”[9],乌兰桥重又修复。吐蕃所修黄河桥为单孔悬臂木梁桥,桥址一般选在河道狭窄两岸为岩石的基础上,俗称握桥或折桥,桥位高低不受限制。
  河州黄河凤林桥 位于凤林关北黄河上,过桥即炳灵寺,又名炳灵桥。高骈收凤林关后作诗称:“为何昔时青海畔,几人归到凤林桥”,即指此桥。黄河出积石峡,东经临津关(甘肃大河家)北,白土城(青海官亭)南,又60里(30公里)至左南城南,赤岸北,名为河夹岸,西秦乞伏氏曾于此建飞桥,亦即河厉桥,吐蕃陷河陇后,又进行重建。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吕温出使吐蕃时,经此,《题河州赤岸桥诗》称:“左南桥上见河州,遗老相依赤岸头”。则赤岸桥、左南桥又是其别名。因这里以河为界,河南属河州凤林县,河北属兰州广武县。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刘元鼎去吐蕃会盟时,又称作广武梁。不论名称如何变,桥址是在炳灵寺峡中。至今,黄河南岸有“桥滩”之地名,水边巨石上还刻有“天下第一桥”五个勒石大字。这座桥位于丝路东段关陇南道上,西去吐蕃道必经,故有要出凤林关,得过凤林桥。
  九曲黄河共五桥 天宝九载(公元750年),凤林“关西游奕使王难得击吐蕃,克五桥,拔树敦城;以难得为白水军使”[8],所克五桥,自下而上为河厉桥、达化桥、骆驼桥、洪济桥、大母桥,皆在九曲之地黄河上。河厉桥最早为吐谷浑所建,位于清水川(今同仁与贵德分界河)东的黄河古什群峡口上。自九曲之地归吐蕃后,吐蕃重建,又称作吐蕃河桥。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陇右节度使杜希望,从鄯州发兵夺吐蕃河桥,筑监泉城,置镇西军,即此。后被战火焚毁;达化桥位于廓州达化县,今李家峡遗址仍在,约建于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吐蕃以40万众屠达化县时,至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吐蕃论恐热,遣僧莽罗*(上艹,下左氵,右外门,右内隹)真又予重建;骆驼桥,位于龙羊峡上口,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鄯州都督张忠亮击吐蕃,先破其大莫门城,又焚其骆驼桥,即指此桥;洪济桥,位于洪济镇金天军,今贵南、兴海间野狐峡口拉于村一带。大母桥,吐谷浑所建,位于丝路吐蕃道,吐谷浑道与河南道结合处树敦城(即赤水城)东南大米滩处。过桥即同德巴沟百谷城,哥舒翰收复九曲后置武宁军。五桥皆河厉式独孔悬臂梁木桥,均为吐蕃新改建。
  唐开元末,吐蕃攻承凤堡,由牛心川(今西宁南川河),北入鄯城河源军,再西入湟水长灯桥(约今西宁市新宁桥处)、安人军,攻破石堡城。隋炀帝西去张掖,于浩门河上所谓“梁浩门。御马度而桥坏”一事,则为临时便桥。
  (二)渡口 唐代丝绸之路沿线在穿越河流路段上无力建桥时,仍以船渡为主。“大津无梁皆给船、人,量其大小难易以定其差。”[10]一船有工3至5人,每关津有船3只。唯敦煌遗书《水部式》载:“会宁关有船伍拾只,宜令所管差强官检校蕃兵防守,勿令北岸停泊。自余缘河堪渡处,亦委所在州军严加提防”。唐代丝绸之路沿线上的渡口主要分布黄河之上。其他路段和河流之上渡口相对较少。
  丝路交通东段关陇中道上的会宁津,位于会州西140里(70公里)的会宁关与再西4里处的乌兰关之间,亦称乌兰津;小口子渡,位于今靖远城北170里(85公里)处。由小口子过黄河,经今景泰、古浪至凉州。
  金城黄河渡 分上下两处:上渡在今兰州西固,为前凉所迁金城郡治所在地;下渡在今兰州铁桥西,唐属兰州五泉县。北魏以前走上渡,自西魏将金城郡迁至金城县(今兰州),隋置兰州总管府,并改金城县为子城县,唐再改子城县为五泉县后,兰州地位日益重要即以下渡为主。玄奘法师是由兰州金城关的下渡过黄河,沿庄浪河谷西北行,翻越乌鞘岭,穿过古浪峡,进入河西走廊西去的。如由兰州西去鄯州,则八盘为主要渡口,汉时赵充国平先零羌时,即由金城县八盘峡渡黄河,沿湟水经四望峡(今乐都老鸦峡)至临羌县西部都尉府(护羌校尉先称西部都尉)的。唐代则由八盘过河后,沿黄河北岸西经龙支县(民和古鄯邑)至鄯州。
  黄河上渡 位于河关县(青海贵德东古城)境内,名为威城渡,过河为归义城,建威(河南)与归义(河北)二城夹津而立,犹如两关。隋改河关县为河津县,以符津渡之实。唐代将廓州治所由河津县东移至宁塞郡(今青海化隆群科金刚城)后,渡也东移至河州凤林县,先以临津渡(今甘肃大河家)为主,隋炀帝出临津关即是于此。吐蕃建凤林桥后,又以凤林桥渡为主,未建桥时则以安乡渡,即今莲花渡(在今永靖县境)为主。一般河厉式桥址不宜船渡,故桥址与船渡之所不一定在一起。关亦随桥位或渡口上下移动,所以关隘、桥梁、渡口之名虽同,而具体地点是不同的。
  ①、②、③此三项数字,系指东都洛阳经西都长安、原州、会州、凉州、甘州、肃州、瓜州、沙州、伊州、西州、龟兹、疏勒一线的单线里程和干道上的驿站,或军镇、戍堡设置而言。
  参考文献
  [1]《唐律疏议》
  [2]《通典》
  [3]《新疆地理历史资料选辑》载《唐朝设置的驿站和驿馆》
  [4]柳宗元《馆驿使壁记》
  [5]《甘肃新通志·关地·关梁清水县》
  [6]周得京《洛阳名桥记》。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20—21页
  [7]《雍录》
  [8]《资治通鉴》卷193唐纪9隋纪五181卷
  [9]《旧唐书·李晟附王佖传》
  [10]《唐六典》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