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州

西海都市报数字报

(来源:网站编辑 2024-11-05 06:43)
文章正文

◎西海全媒体记者 李皓

酒与中华文明的渊源深厚,考古资料显示,早在新石器时代,生活在亚洲东部的远古人类,便已掌握了酒的酿造技术,此后,酒的形象,更是频繁地出现在了甲骨文中。

酒承载着中国人的憧憬、希望和迷惘。

因为地缘关系,河湟谷地自古便是中原连接西域的交通枢纽,在中西方的文明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

在经历了漫长的割据后,中原地区又一次迎来了统一,公元前202年,汉朝建立,统治者剑指西北,纵马西南,一个大一统王朝,心志高远。

此时,河湟谷地的居民为羌,这是一个以游牧为主业的古老民族,他们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息了数千年。

威远处于400公里河湟谷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咽喉要道,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威远以西是扼守西宁卫的小峡口,往东是黄土高原进入河湟谷地的险关要隘,威远虽然地处两山夹峙间,却奇迹般地坐拥湟水上游一块“平原”,很适合屯兵驻民,所以为历朝统治者所看重。

据《互助县治》记载,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将军李息、徐自为打败羌人占领威远,为日后赵充国屯兵河湟打下基础。

宋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所属的蒙古军队占领西宁州。

为了实现河湟谷地的长治久安,蒙古军队开始在今天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一带大量驻兵,并将驻兵之处取名威远,意为“威名远震”。

屯兵期间,为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官兵们凿井取水,并将这口井取名为“威远井”。随着朝代更迭,时光流逝,这口井被后人称为“威远古井”,未料想,这口井也为日后河湟谷地的酒文化埋下了伏笔,成就一段千古佳话。

公元1368年,朱元璋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朝,新生的政权革故鼎新,励精图治,河湟谷地也迎来了一个休养生息的机遇。

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明王朝在威远修筑城垣,并将这座城垣命名为“威远堡”。威远镇的老人们清晰记得,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威远堡的寨墙还依稀可辨,今天,威远镇横平竖直的街衢,依旧保留着当年的风貌,矗立在威远镇大十字始建于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的威远鼓楼,更是成为了威远镇地标式的建筑物。

为了巩固中原政权在河湟谷地的统治,明王朝自建立后,便开始向河湟地区移民,历史有证,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至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明王朝共向河湟地区移民十八次,明朝中后期,随着环据在青海湖周边地区的蒙元残部的势力减弱,河湟谷地战事平息,这片富饶的土地,终于迎来了又一个经济繁荣,人畜蕃息的时期。

史学家张志珪考证,明中后期,来西宁卫经商的山西商人数量大幅度增加,山西商人的到来,加速了晋青两地的文化交流,促进了晋青两地的商业繁荣,同时也让紧邻西宁卫的威远堡成为了辐辏云集,店铺林立的商贸重地。

《互助土族百年实录(下)》有载,威远堡虽然不大,当时却有一百多家工商业铺户,其中尤以山西客商资金最为雄厚,这些客居于威远堡的山西商人看到互助当地出产的青稞品质优良,价格低廉,便萌发了在威远堡造坊酿酒的想法。

中国白酒工艺大师王鹏珍先生介绍,就工艺而言,烧酒的酿造工艺为蒸馏酒,蒸馏酒的酿造工艺繁复,发酵池和蒸馏器是必不可少的设备。史料记载,我国早在金代便已经出现了蒸馏器,那时的蒸馏器主要用于道家炼丹,直到元朝,蒸馏器才开始用于酿酒。近年发掘的海昏侯刘贺墓中,也出现了类似蒸馏器的器皿,如果这个器皿与酒有关,那么中国用蒸馏器酿酒的历史还会提前。蒸馏器的使用,不仅提高了酒精的浓度,而且还创造出了酒从未有过的口感,赋予了酒丰富的内涵。因为蒸馏酒特有的轻微烧灼感,在中国的很多地区,蒸馏酒也被人们称之为“烧酒”。

明朝中后期,烧酒的酿造工艺,由今天的山西省传入河湟地区后,就以威远堡为中心,广为传播,威远堡由此成为了河湟烧酒的发祥地。酿造于威远镇的白酒,便被人称为“威远烧酒”,酿造威远烧酒的工坊,也自然而然地被人们称之为“威远烧坊”。

青稞是唯一可以在高海拔地区正常成熟的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地的高海拔地区。

青稞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医药作用。《本草拾遗》记载,青稞“下气宽中、壮精益力、除湿发汗、止泻”。现代科学的技术手段,不仅检测出了青稞的多种营养成分,还证实,青稞中的某些成分,具有其他农作物无法媲美的保健功能。

青海高原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紫外线强,是当代生态学定义的全域生态纯净区,十分适合优质青稞的生长。

山西商人就地取材开拓创新,拉开了威远堡酿造青稞烧酒的序幕。

相传,明中后期,为了酿造青稞酒,在威远堡做生意的山西商人,特意从杏花村请来了一名姓张的酿酒大工,张大工以青稞为原材料,并利用山西杏花村烧酒的酿造工艺,酿造出了口感独特的威远烧酒,使得威远堡很快便成为了名满河湟的高原酒乡。

我省已故著名史学家崔永红先生编撰的《青海通史》中明确记载“以青稞为原料酿造历史悠久的互助‘威远烧酒’,在清前期已较受欢迎”。

而民国诗人基生兰更是留下了“同人携酒到人间,忙里偷得半日闲”,可见当日河湟酒风之盛。

王鹏珍先生介绍,影响烧酒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酿造工艺、原材料的品质、微生物环境和水质的优劣。

据说当年,张大工在威远堡酿造青稞烧酒时用的水,就是威远古井的井水。张大工发现,用威远古井水酿造的烧酒,除了保留杏花村酒醇香的口感外,还多了一种甘冽爽口的意蕴。张大工深谙水对酿酒的重要性,便将威远井水视为珍宝,并将威远井称为“宝井”,从此后,用威远井水酿酒,就成为了保证威远烧酒口感的必备条件。

其实,如果我们以科学的眼光分析威远古井,便会发现威远古井能喷涌出高品质井水绝对是情理之中的事。

从大的地理方位来看,威远古井位于祁连山南麓,祁连山矿种富集、生态优越。祁连山的雪山融水渗入地下,常年侵蚀富含矿物质的岩层,自然融合了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这是威远古井孕育高品质井水的根本缘由。

还有,威远镇北边是北山国家森林公园;西北部是南门峡林区;东部是松多林区,丰富的森林资源,不仅涵养了威远古井的水源,还在威远镇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微生物环境,为这一地区酿造出质量上乘的烧酒提供了保障。

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监测分析,威远井的水软硬适中,品质绝佳,这是威远镇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联袂作用下产生的必然结果。

在烧酒酿造工艺中,发酵是又一个重要环节。王鹏珍先生介绍,在传统烧酒的发酵工艺中,南方的发酵池多用泥窖,北方多使用土窖、砖窖,而威远烧酒在酿造过程中却创造性地使用了一种特殊的发酵工艺——柏木香窖。

据说,张大工受邀来到威远堡后,在威远古井旁开办了第一家威远烧坊,他发现当地人用来作棺木的柏树,不仅质地坚硬,耐虫蛀,而且还蕴含着一种奇异的芳香,张大工便淘汰了以往的土窖和砖窖,尝试用柏木香窖酿造威远烧酒。改用柏木香窖后,张大工酿造的威远烧酒,奇迹般地多了一种清香,受到了众人的喜爱,威远烧酒的口感,由此奠定。

1999年,威远青稞酒业一分厂酿造车间在维修窖池底部时,意外发现了一口柏木香窖,2023年5月30日,经北京某文物检测鉴定中心鉴定,这口柏木香窖是明末清初用自然生长的柏木所制,距今已有400年至500年的历史,这是中国迄今发现的唯一具有文物价值的柏木香窖。

因为市场需求巨大,自明朝开始不少人在威远堡内开设烧坊,久而久之,便以威远古井为中心,在威远鼓楼西南200米外40亩的区域内,形成了青稞烧酒的核心产区。

据《青海风物志》和《互助土族百年实录(下)》记载,明末清初,威远镇青稞酒核心产区,形成了以“天佑德”“聚成元”为代表的13家威远烧坊。

1952年公私合营期间,互助县人民政府对以“天佑德”为主的8家作坊进行重组,成立了互助酒厂,这就是后来的“八大作坊”;1972年,互助县人民政府又对“聚成元”为主的5家酿酒作坊进行重组,成立了互助县城关酒厂;1975年,互助县城关酒厂更名为互助县威远酒厂,它是今天互助县威远青稞酒业酿造有限公司的前身。

目前,威远青稞酒业已经发展成为总产能7000吨,全国第二大青稞酒生产企业。秉承着“只做高品质青稞酒”的理念,多年来,威远酒业始终传承“清蒸清烧四次清”的古法酿造工艺,严格把控208道生产工序,主营“威远”“神仙不落地”“威远藏酒(散装酒)”“点状元”“雪山骄子”“威远小窖”等系列产品的青稞酒,威远酒业生产的“威远头曲”荣获1993年度“国际名酒香港博览会”金奖。为了纪念这一盛事,互助县委、县政府特意铭石立碑,碑文如是写道:威远酒业“行江河而独领风骚,经风雨而见精神”。

1994年,中华国际名优酒香港博览会上,威远酒业的“神仙不落地”荣获特别金奖,“公关酒”获金奖;“威远”商标被评为“青海省优秀商标”“青海省著名商标”“海东地区知名商标”; 2015年,威远酒业被青海省商务厅认定为首届“青海老字号”青稞酒企业;2023年,顺利通过“纯粮固态发酵白酒认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及“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为了振兴威远烧坊,互助县人民政府还将威远古井所在的无名小巷命名为“古井巷”。

数百年薪火相传,酒香映河湟,威远酒业的崛起,成为了青稞酒业的当代神话。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