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州

陇州社火文化在村落公共空间的设计营造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9-14 05:23)
文章正文

摘要: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形态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最容易被人所识别、记忆并会直接对人们的生活经验及文化传承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对村落公共空间及社火文化的了解,提出对应的公共空间结构营造方法,注重村落的自然景观,挖掘村落传统内涵,体现人性化理念,建设极具生命力能够充分展现社火文化的村落发展之路。

关键词:公共空间;社火文化;设计方法

村落公共空间是村落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空间形态在村落整体环境构成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村落公共空间不仅承载着村落文化的展示和村民生活的场所空间,同时作为村民日常生活的发生提供共存的交集空间,为村民相互交往创造了条件,使人们置身于公众之中,容纳日常活动和交往,更重要的是为文化的交流与传承提供了自然、互动的空间场所。

一、陇州社火文化

陇县,古称陇州,因地处陇山东阪而得名,位于关中平原西部、陕西省宝鸡市西北。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伴随着人们物质生产劳动的同时,产生了朴实、粗犷、豪放的性情和民风民俗,是为精神娱乐活动。

“陇州社火”是陇州民间游戏娱乐民俗的一项民间文艺表演活动,是陇州民间游戏娱乐民俗花园中的一朵奇葩。陇州社火约有2000余年的历史,源于春秋,始于秦汉,发展于隋唐,兴于宋元,盛于明清,复兴于新中国成立后。近年来,在陇县党政部门重视下,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举办“陇州社火游演大赛”,传承发展了民间艺术,激发了城乡群众精神士气,可见村中社火文化对村民的影响。2009年陇州社火已申报国家级作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二、黄花峪村公共空间及结构设计方法

(一)黄花峪村公共空间总体设计布局

黄花峪村是陇县的其中一个社火村,基于尊重当地的地域、文化、自然形态,在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在满足村落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当地的布局形式进行设计营造。

在黄花峪村公共空间总体设计中,主要需要注意三点:整体统一、保留特色、遵循协调。整体统一,主要体现在建筑和空间上,保证其整体性,村落的公共空间秩序有序,整体面貌完整统一。保留特色,地域的不同,村落拥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特色,在公共空间设计中,要提炼其特色元素,迎合村落自身风貌。遵循协调,在村落的发展演化中,各个时期都和留下痕迹,如新和旧、创新和传统、发展和继承等等,相互之间都应该遵循协调,体现和谐的美。随着社会发展,人们观念的改变,村民对村落的需求也在更迭,在公共空间整体设计布局中,不仅要有大胆的尝试和新的设计,同时要遵从村落原有的特色文化,提炼特色和精髓运用在设计中。

(二)构建“点-线-面”的公共空间设计

村落公共空间的构建和组织,应该按照村民的使用需求和行为心理为基础,营造有序列感和空间层次感的空间,即营造“点-线-面”的公共空间。构建黄花峪村公共空间,首先要分析村落的用地布局形态和交通道路的组织结构,根据建筑的排布形式,了解其组团和区域,从而可以更好的对户外公共空间进行合理规划和分布;其次分析村落居民对村落间公共空间的使用情况和行为需求,有依据有侧重的进行设计;再次了解村民对村落文化的认可情况和村落代表性的社火文化,确定在公共空间设计中需要重点表达和营造的文化类型和文化内涵,将村落的社火文化落实到公共空间的设计中,使村落特有的别具特色的文化深入到村落间,根据行为心理特征来构建“点-线-面”的公共空间。

(三)提取文化景观

文化是指任何社会的总体生活方式,文化景观不仅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人们的经济价值,而且反映在整体历史过程中形成文化景观的那些精神价值、伦理价值和美学价值。景观不单纯是一种自然综合体,而且往往被人们注入不同的文化色彩。

文化与景观的关系是相互的,文化不仅改变着景观,而且通过景观来反映文化与景观在一个反馈环中的相互作用,不同民族和不同的文化传统对此有深刻的影响。文化建造景观,就是人们根据自己对环境的感知、认识、美学准则、信念等文化背景来建造各种景观。反过来,景观反映文化。中国的传统民居类型多样,伴随着农耕文化的发展而展现的村寨和住宅,反映着顺应自然、因地制宜的生态内涵。文化景观透露着历史时期内人类活动的发展过程,在对黄花峪村进行公共空间景观营造的时候,不仅要探寻和发现村落原有的文化景观和形成内涵,同时提炼村落所特有的社火文化内容及元素,对公共空间景观进行设计和营造。

三、结语

在我国的古村落建设中,一般都是通过某种空间布局来体现一种行为秩序、象征以及理念。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认为:空间基本上是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空间是为人服务的,人们通过日常的交往而彼此熟悉。在当代村落破败,公共空间逐渐消失,村落文化渐渐失传的情况下,希望通过营造良好的、具有本村落特有文化的公共空间,提炼有文化、有记忆的构成元素,给人们提供进行日常休闲活动、节日活动等的场所,目的是为这些场所在村落中起到一种凝聚力、向心力的作用,给人们一种归属感、依赖感,同时也成为村落中历史文化代代传承的空间及记忆。

【参考文献】

[1]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肖笃宁,李秀珍,高峻,常禹,张娜,李团胜.景观生态学[M].科学出版社,2010

[3]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