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州社火:春节里的全民狂欢
梁会平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胡明宝
骑着高头大马、手执青龙偃月刀的关羽,身材魁梧、怒目圆睁的张飞,悬浮在空中、英气逼人的杨门女将……每年春节,陕西省陇县各村就开始陆续装扮社火,从农村到县城、自白天至夜晚,随处可见社火队员走村串户、过街入巷游演的身影。
陇州社火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
2006年,宝鸡民间社火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陇州社火”因其色彩浓烈、笔触细腻的脸谱和原汁原味、丰富多样的表演等,被列为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随着社火在当地的传承发展,这项有着悠久历史、寄托着浓厚乡愁的民俗文化艺术,已成为陇县一道独具特色的“文化大餐”,在新时代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陇州社火,可以说是春节里的全民狂欢,因为社火表演男女老少皆宜,且因其走村串户的表演特性,而具有广泛的群众参与性。”陇县城关镇小沟村社火会会长王斌说,每年正月,一听说村里要耍社火,大人小孩热情都很高。
今年,陇县各村从正月初二就开始装扮社火,参加表演的人每天从早晨3点多便起床画脸谱、穿衣服,晚上表演结束收拾完已是半夜,但是大家谁也不喊累,谁家人要是被选中参加表演,便觉得极其光荣。
随着一长串鞭炮噼里啪啦响彻天际,村民就知道,该自家“接社火”了。正月初五,是曹家湾镇三里营村火星殿社火会今年第一次装扮游演,村里人约好,社火队到每户村民家中巡演两圈。
站在自家门口,看着越来越近的队伍,三里营村村民李晓霞终于看清了表演阵仗:走在最前面的是黑花脸“黑虎”和红花脸“灵官”,紧随其后的是关羽、财神爷等,他们威风凛凛地行走在村庄巷道,受邀进入一个个村民家中进行表演。“每年过年都少不了社火,社火这么一来、一转,这个年好像才完整了。”李晓霞说,“社火不仅带来了喜庆热闹,也寄托着对一年平安、吉祥的美好祝愿。”
古老的民间艺术也吸引着年轻人的目光。在队伍里当鼓手的苟少飞今年20岁,虽然此前从未接触过打鼓,但家乡的社火队成立后,他主动报名、刻苦学习,成了鼓手担当。
“前些年,村里的社火停办了很多年,但是我们不想让它消失。”火星殿社火会会长李斌说。为了把这一传统文化传承下来,李斌决定带头重组社火队,这个想法从2021年开始萌芽,经村委会投票表决、募集资金,直到2022年3月想法落地。
现在,像火星殿这样的社火会,全县共有300余家,可以说是“家家有特色,场场有绝活儿”。
各村的小游演,最终汇聚成了每年元宵节在县城举行的社火“大狂欢”。每年正月十五,陇县各镇村社火队伍便会欢聚一堂,在县城的大街小巷“同台竞技”。
留住乡愁记忆,守护非遗明珠。如何让陇州社火这一民间文化瑰宝得到更好传承和发展?近年来,陇县也作了很多探索。
“社火文化要更好地发展传承下去,特色化打造、产业化发展是必由之路。”陇县文化馆馆长苏黎明说。
在这方面,成立于2011年的陇县??地社火演艺有限公司开了个好头。“公司依托原河北镇李家下村社火会,成立了集挖掘、传承、创新、表演陇州社火和民俗旅游接待、民间工艺品开发销售为一体的民营文化旅游企业。”公司负责人王忠厚介绍。
公司成立以来,在陇县政府的支持下,在原有社火表演节目的基础上挖掘整理出具有200多年历史传统的??枷棍社火,排练了“群英??枷棍套梨花枪”“三英战吕布”等30多个特色社火节目,增强了社火的表演力和感染力。特别是创新排演的“天地社火 百姓舞台”节目,吸引了省内外多位民俗专家专程前来考察。
目前,全县已经成立社火演艺公司3家,为社火文化的活态传承和社火产业繁荣发展?出了一条新路子。
文旅融合发展,是陇县近年来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之一。“关山草原和陇州社火都是陇县的金字招牌,这两年我们把平时只在正月里表演的陇州社火引入关山草原,既实现了社火常态化表演,也为关山草原增添了一抹色彩和文化娱乐项目。”关山管委会副主任秋建平说,无论观众是坐在草地上观看社火表演,还是和社火演员一起互动,都是一种特别的旅游新体验。
“陇州社火历经千年传承,流传演变到现在,成了一张金灿灿的文化招牌。我们将不断拓展新途径,谋求新举措,让陇州社火的生命力越来越旺,走得越来越远。”陇县县委书记叶盛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