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名由来
1.“庆阳”一名,取之宋代政和年间。宋太祖建隆元年置庆州团练,乾德初又升为庆州。到英宗治平年间改设环庆路。乃合环州和庆州首字而得名。政和七年(1117年)在庆州设“庆阳军”节度。“庆阳”这一名称方见于史册,并沿用至今。
2.庆阳因庆州州治城址位处马莲河上游环江(二河中位居西又称西河)与柔远河(又名东河)汇流以北的三角台地内(即今庆城县所在地),古人以水之北为阳,故名“庆阳”。
(二)古代遗址
国家重大考古发现的“环江翼龙”和“黄河古象”古生物化石,均发掘于庆阳境内。标志中国旧石器时代肇始的华夏第一块旧石器,出土于华池县赵家岔。具有重大文物价值的境内新石器时代的仰韶、齐家文化遗址和历代古建筑、石刻、墓葬及古生物化石点有近千处。战国秦长城在华池、环县、镇原三县均有遗存。秦直道沿子午岭穿越正宁、宁县、合水、华池四县。开凿于北魏永平二年的北石窟寺为甘肃四大石窟之一。
(三)红色文化
庆阳是甘肃唯一的革命老区。1927年,中国共产党在宁县建立了甘肃第一个农村党支部。1931年,刘志丹等建立了西北较早革命武装——南梁游击队。1934年,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革命早期领导人创建了西北最早的陕甘边区苏维埃政权——南梁政府。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根据地是我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后与陕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的西北革命根据地,为长征红军和党中央提供了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陕甘宁边区时期,毛泽东主席为原陇东地委书记马文瑞、专员马锡五、华池县长李丕福分别题词:“密切联系群众” “一刻也离不开群众”“面向群众”,为中国共产党群众思想路线的形成与践行奠定了指导方针。现存的华池“南梁政府”旧址、环县河连湾陕甘宁省委省政府旧址、山城堡战役等革命遗址,是国家、省、市分别确定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在血与火的斗争中铸就的庆阳老区精神,是我们宝贵的思想财富。近年来,市、县将南梁革命纪念馆、列宁小学、陕甘边区军委、苏维埃政府旧址、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七分校校部旧址和大凤川军民大生产基地旧址整体修复开发,南梁红色旅游景区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1年11月12日,庆阳市被评为“中国红色文化休闲名城和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
(四)民俗文化
庆阳是华夏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深厚的文化积淀,淳朴的乡土民风,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以香包绣制、陇东剪纸、道情皮影、唢呐艺术、窑洞营造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庆阳人在田间炕头的空间里、在爬坡下崖的劳作中、在低吟浅唱的谈笑间,用最生活化的构思、最原生态的手段、最理想化的表达,创造并传承给后人最独特、最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最鲜活、最生动的文化记忆。
近年来,通过“全面普查、深入挖掘、科学规划、传承发展”等一系列保护措施,非遗保护工作成效显著。全市现有世界非物质文化名录项目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名录项目5项,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个,省级名录项目39项,市级名录项目116项,县(区)级名录项目525项。其中,“环县道情皮影戏”201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庆阳非遗代表团先后出访20余个国家和地区,民俗文化产业蓬勃发展,香包、剪纸、皮影等民俗产品远销国内外,成为庆阳对外交流的城市名片和文化信使。
1、环县道情皮影戏
环县道情皮影是秦陇文化与周边族群文化相融合的产物。皮影戏相传产生于宋代,民间俗称“灯影戏”、“小戏”,它是采取“借灯、传影、配声”以演故事的手段,融民间音乐、美术和口传文学为一体,成为当地人丰富文化生活和承担祭祀、过关、还愿、节庆等习俗的综合性艺术。到了晚清,特别是一代皮影大师解长春的心揣手摹、传承革新,使这门艺术成熟定型。二十世纪50年代,环县道情皮影三次进京演出,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艺术界专家的高度赞誉,后来发展成为甘肃省唯一的地方剧种——陇剧。1987年至2018年,环县民间道情皮影艺术团先后17次应邀赴意大利、法国、德国等19个国家,进行了交流演出,被誉为“来自东方魔术般的艺术”。环县道情皮影戏于2006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道情皮影戏班在演出时,以灯光下的“纸亮”或“布亮”为舞台,五六个人分工明确,忙而不乱。挑线者俗称“前台”,是戏班的灵魂和核心人物,既要演唱、道白和挑线表演,又要指挥后台。后台几个人每人掌握二三件乐器进行伴奏,同时兼顾次要角色道白、应声和嘛簧,配合默契,井然有序。
皮影是道情皮影戏的主要表演道具,俗称“线子”,用牛皮刻制,有人物、动物、神怪,大小场景等。造型极为丰富精美,人物造型按戏曲的生、旦、净、丑行当设计,一般为黑忠、红烈、花勇、白奸、空正、实丑,体现出头大身小、上窄下宽,手臂过膝的特点。其它殿堂、帅帐、鬼怪、奇禽异兽、花草树木等影件,构思奇妙、形态多样,彰显出中国民间艺术夸张写意的特征。雕刻则借鉴了民间剪纸的传统手法,按照制皮、过样、雕刻、着色、出水、装订等工序进行,以线条缕空进行刻画,以阴刻、阳刻区分不同人物性格。在挑线表演时,影人的坐卧行走、翻转踢打、提袍甩袖、腾云驾雾、上天入地、身首分家等动作,都能做到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能达到“死戏活演”、“假戏真做”的艺术效果。
道情皮影的音乐源于道教音乐和民间俗曲,并形成一定的音乐表现程式。唱腔音乐分“花音”、“伤音”两大系列。主要唱腔有“花音弹板”“伤音弹板”“花音飞板”“伤音飞板”“大开板”“大哭板”“新板”“菩萨祭子”“还阳板”“滚板”等,其风格高亢、粗犷、旋律流畅悠扬,因有吟诵说唱特点,故节奏比较杂,分别用1/8、2/8、3/8、4/8、1/4、2/4、3/4、4/4、5/4等节奏记谱。领众的嘛簧软唱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独树一帜。伴奏乐器有四弦、笛呐、笛子、大唢呐、二胡,武乐有干鼓、锣、钹等,击节乐器有渔鼓、简板、水梆子。环县道情皮影是黄河流域、黄土高原活着的原生态艺术。
2、庆阳香包
庆阳香包刺绣,俗称“荷包”“耍活子”,或叫做“绌绌”,古时称为香囊。制作、佩戴香包的历史在庆阳古已有之,发现于华池县双塔寺的一只保存完好、色艳如新的金代香包,距今近千年,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宝石链香包。
陇东民歌里唱道:“八岁学针线,十三进绣房。进入绣房绣鸳鸯,百样故事都绣了”。庆阳香包是一种立体造型和平面刺绣兼容的手工制品,按照剪纸的图样,在丝绸布料上用彩色丝线绣出各种各样的图案,然后缝制成不同的造型,内芯填充上丝棉、香料,就做成一种小巧玲珑、精致漂亮的刺绣品。庆阳香包刺绣的主要特点是粗犷、原始、古朴、神秘,具黄土高原雄浑、厚重风格。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现在的庆阳香包不仅是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品,更是有着可观经济效益的商品,尤其是从2002年起连续十六届庆阳端午香包民俗文化节的举办,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全市以香包刺绣为主的民俗文化产品达20多个大类5000多品种,年生产900多万件,远销全国56个大中城市及日本、欧盟、东南亚、港澳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6年6月,“庆阳香包绣制”被国务院公布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庆阳香包绣制是中国远古文化科学的历史缩影。其历史渊源:①从中医圣祖歧伯运用中草药防疫驱瘟,健身携带的“草药”,到现代的香包填充物“香草”同出一源;②中国古代民间诗歌的经典《诗经》中“豳风”“七月”等篇章描写的豳地(庆阳市)桑业及养茧事业的兴盛发达,是刺绣普及于庆阳的历史根基;③原生态的“绌绌”是人类童年时期稚拙技艺,都在庆阳香包刺绣中艺术地保留了下来;④由于庆阳人文历史古远,加之历史上的战乱,地理位置偏僻,长期成为政治、经济、文化封闭区,因而中国古老文化在地方民俗中得以保存。从民俗节日的民俗心态理念推演,端午节制作佩带绌绌(香包)的习惯在庆阳约有近四千年的延续期。明清时期是香包刺绣内容的丰富期,民国至解放后的60年代,这种针工艺术普及家家户户,属兴旺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国家知名专家张道一、冯真、曹振峰、靳之林、杨先让及法国友人吉莱姆考察推介,香包刺绣再度兴旺,率先走向市场、走出国门,庆阳香包民俗文化得到了国内外的认同,香包刺绣制作进入了高潮期。
庆阳香包绣制按制作工艺基本分为四类:①原生态的绌绌类,大到数米,小到一厘米,人物、动物、山水楼台应有尽有,无不生动逼真;②线盘内,先折壳子,再盘线。一付线盘棕子,可达十米,气势壮观,小到胸前佩挂,色彩绚丽;③立体香包刺绣类,包括香包挂件、针扎、小孩玩具、生活实用摆件等;④平面绣制,无论立体平面或绌绌软件上的绣工,都需先在平面上刺绣,然后才能组合,如枕顶、云领、肚兜等。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庆阳劳动妇女创造了五十余种刺绣针法,大大丰富了我国刺绣的表现技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①用厚纸板作底的浮雕式刺绣,称作“包绣”,古朴厚重,立体感级强,是最具远古和地域特色的刺绣;②拼贴立体绣,用棉花作填充物,在平面绣料上软绣出立体的动物、人物及花鸟,生动活现,很有感染力。
3、庆阳剪纸
庆阳剪纸是陇东黄土高原历史悠久的群众性传统民间艺术活动,产生于两晋、盛行于唐,到20世纪中后期达到了艺术的顶峰。由于庆阳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的文化封闭以及农业生产经济结构,使原始文化形态在这里得以延续下来,传统的陇东剪纸,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历史和文化。庆阳剪纸风格粗犷、夸张、简括、神秘。构象独特、寓意深遂、古朴原始、生意盎然。
庆阳剪纸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在长期的剪纸过程中,庆阳妇女们掌握了丰富的表现手法和剪纸技巧,无论是色彩上还是剪法上甚至在线条的变化上,都创造出了自己的特色。这些作品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反映着黄土高原人们的生活风俗,渗透着庆阳妇女对劳动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庆阳剪纸基本上分前塬和山川两大流派。山川派造型古老,剪法粗放,内容上延袭了原始图腾的纹饰图样,保留了中国最早的文字艺术符号和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前塬派受汉文化影响比较深,造型讲究工整对称,线条细腻流畅,内涵以历史传统和生活装饰图案为艺术源流,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品味较浓。
庆阳剪纸具有突出的艺术特征和杰出的艺术价值,形象地保存了远古图腾文化符号,在作品创作中常常使用隐喻的象征手法,具有独创的民间艺术审美特色,在历史与考古学、民俗与社会学及民间美术和美学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获得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赞誉,不仅步入了国家艺术殿堂——中国民间美术馆,而且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先后在法国、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家展出亮相。2008年6月,“庆阳剪纸”被国务院公布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4、唢呐艺术
古有“八百里秦川,赛不过董志塬边”之说,庆阳粗犷雄浑的高原风貌,相对稳定的文化空间,使这片黄土地形成了丰富的艺术品种,产生了内涵独特的庆阳唢呐文化。
庆阳唢呐又叫“陇东唢呐”,是以唢呐为主奏的民间吹打乐,也称鼓吹乐,属木制(也有部分为竹制)管乐器,它的特点是音量大,音色嘹亮纯净,细腻委婉,演奏技巧丰富,声响连贯顺畅。经历代艺人们不断传承加工,以其为数众多的曲牌、庞大的演奏队伍、广泛的民俗应用、独特的演奏技艺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成为我国浩瀚的民族民间音乐中一个独特乐种,在全市广泛流行。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据明代乐蟠人侍郎韩鼎编撰,清乾隆二十六年由知府赵本植再行修订的《庆阳府志》中记载,鼓吹乐已是明代婚丧习俗礼仪中的一部分。明人沈德符所著的《野获篇》记载有,嘉、隆年间所兴《寄生草》、《粉红莲》、《银纽丝》等曲牌,在庆阳唢呐中也有同名曲牌。
庆阳唢呐演奏中的配器有“大件的”“小件的”两种组合形式。其中,“大件的”组合乐器中由两支筒者为f′的bB调中音唢呐领头,伴有打击乐堂鼓一面,铙钹、京镲各一付,钓锣、小锣各一面。“小件的”也叫“细乐”,组合乐器配备:由一支筒音为a2的D调高音唢呐领头,伴有板胡、二胡、杨琴、笛子、三弦,有时还加用自制的土管子(音域在一个八度之内),打击乐配干鼓、暴鼓各一面,牙子、梆子、小锣各一付等。
庆阳唢呐的曲牌,内容丰富,意味质朴,自成体系,独具风格。曲牌中上下重叠式、一部式、二部式和各种自由式(循环体、多段体、联曲体等)除符合我国传统的民族民间器乐曲结构原则外,还具有独特的程式性特征。其中俗称的“帽子”,即引子,“身子”即一首曲目的主题旋律,“罢子”即尾声(是一种多段体曲式,可根据情况任意增减),“平吹”与“挂音”两个声部的支声织体特征及“对口”旋律的频繁出现和演奏中散、慢、中、快的速度规律也都比较明显。曲牌如《地里兔》《开门》《担水》《宫调》《抱灵牌》《雁落沙滩》《扬燕麦》《秋季生》《粉红莲》等常用曲牌。按照习俗应用可分为通用曲牌、红事专用曲牌、白事专用曲牌。
在历史文化长河中,庆阳唢呐艺术已发展成为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庆阳“音乐方言体系”,形成了有别于其他鼓吹乐的独特特征,衍变为一个独特的较为成熟的乐种,它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遗存,是中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中的瑰宝。同时,深深地熔铸在庆阳人民的文化生活中,成为庆阳人民精神的律动和节奏。2006年6月,“唢呐艺术”被国务院公布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窑洞营造技艺
董志塬被誉为“天下黄土第一塬”,是世界上黄土层最厚的地方,为营造窑洞提供了先决条件。早在夏商时期,周先祖不窋、鞠陶、公刘等十多代人曾在这里挖窑洞、建村落,教民稼穑,开创了我国农耕文化的先河,《诗经》称“陶复陶穴”。
窑洞营造简单,省工省料,无须砖瓦,多在塬边、沟边及山崖下挖制,不占用地表土地,可谓最省钱、最省地、最环保的民居建筑形式,陇东居民在80年代之前的主要居住形式也是窑洞。营造窑洞在当时也算是一种副业,干这一行的通常称之为“窑匠”。“窑匠”所干的活主要为掘崖面、挖窑、箍窑等,崖面通常为10-20米左右,将崖面掘好后可处理成水波浪、一镢倒、乱镢子等多种纹样,“窑匠”在剔削时将窑顶削成内低外高状,可使窑内的烟雾能很快从高窗排出。技艺全面的“窑匠”还砌火炕、砌灶台、挖烟囱等。窑洞挖好毛筒子等干燥后,即可定线剔削、砌窑肩,土质不好的崖面所挖的窑洞还需要箍,窑洞开一门一窗和一高窗,便于上下空气对流和采光,也可随时关闭保暖。火炕是窑洞民居的一大特色,住人窑洞必有火炕,而不设床,技艺好的匠人砌的火炕、灶台,烧的过程中出烟利、不打倒烟,而且省柴,热量利用率也高。现在陇东居民修建房屋住宅时,也有将厨房都做成箍窑的,其原因就是因为窑洞具有保温隔热性能,冬暖夏凉,可使厨房内的水缸等生活用具在冬天不会被冻破。
窑洞营造技艺是中国农耕文化发展中轨迹性的传统手工技艺之一,是我国北方住宿文明的源头,也是人与自然环境争与合的历史见证。2008年6月,“窑洞营造技艺”被国务院公布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庆阳民歌
庆阳民歌享誉“黄土歌魂”,唱遍全国的《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绣金匾》《军民大生产》等革命歌曲,是庆阳人孙万福、汪庭有等农民歌手的佳作。
《军民大生产》,产生于华池县,1943年,驻扎在华池县大凤川的抗大七分校七七零团学院,根据当地民间小调,结合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编创了《十唱边区》,后来音乐家张寒晖将《十唱边区》进行了改编,起名《军民大生产》,将原十段歌词改编成了五段。1964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演出中,歌词变为今天我们传唱的三段。
《绣金匾》,产生于正宁县,词作者为农民诗人汪庭有。汪庭有是一个大字不识的木匠,在做木工活的过程中,根据当地流传的民间小调《绣荷包》重新填词,由于不识字不会书写,编了第二段就忘了第一段,为了不至于忘掉,每编一段便教给村里的孩子们传唱,经过了一段时间,终于编成了新的绣荷包,后来经诗人艾青建议将绣荷包改为“十绣金匾”。抗战胜利后,专业文艺工作者将《十绣金匾》改编为《三绣金匾》。
《咱们的领袖毛泽东》,作者是环县农民孙万福,出生于1883年。孙万福虽目不识丁,但记性特别好,富予联想,好歌善吟,出口成章。孙万福一生创作了许多民歌,被称为一位不识字的劳动诗人。1943年11月29日,在中共中央招待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上,他作为劳动英雄,在毛主席接见时,即兴唱出了这首《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五)饮食文化
庆阳市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庆阳人民对饮食品位的追求越来越高,促进了饮食技艺的不断改进和更新。庆阳的传统美食主要有:土暖锅、饸饹面、荞剁面、臊子面、灌肠、搅团、环县羊羔肉、镇原糖油饼、正宁蒸鸡肉、彭原手工面等。
庆阳位于华北连接西北之处,草原文化连接农耕文化的特殊地带。虽周祖的农耕在这里发展较早,但五千年的中国这里长期为游牧者占据,游牧者在这里学会了农耕,当然农人也懂得了畜牧生产。农牧业在这里的长期协调发展便有了这里以农产品为主料,畜牧产品为辅料的特色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