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州

[转载]中国首届社火艺术节陇县实施方案_陇县文

(来源:网站编辑 2025-01-15 11:43)
文章正文

中国首届社火艺术节陇县实施方案

陇州社火是民俗艺术瑰宝,地域文化坐标。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市、县党代会精神,顺应我国建设“文化强国”,我省建设“文化强省”和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影响力走在西部前列”的战略部署,充分展示陇州民间社火艺术风采,充分展示民间艺术智慧和艺术创造,促进陇州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加快文化旅游名县建设步伐。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宝鸡市人民政府等单位将在我县联合举办“中国首届社火艺术节暨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俗礼仪表演评奖活动”。现就有关事项安排如下:
一、主、承办单位
主办: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
      陕西省文化厅
      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宝鸡市人民政府
承办: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
      中共宝鸡市委宣传部
      宝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宝鸡市文物旅游局
      宝鸡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宝鸡市民间艺术家协会
      中共陇县县委   陇县人民政府
二、活动时间和地点
时间:2013年2月18日至24日
(农历正月初九至正月十五)
地点:陇县县城、各镇、各社火民俗村
三、活动内容
(一)“金蛇狂舞闹新春,红红火火过大年”系列社火活动。
时 间:2013年2月18日至21日(农历正月初九至正月十二)
活动内容:由各社火民俗村在所辖镇党委、政府的组织下,在本村开展特色社火游演、文艺演出、民间工艺品展销等文化活动,组织好旅游宣传及游客接待工作,充分展示新农村风貌,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组织单位:由县文化广电局牵头,涉及的镇具体组织落实。
1、2月18日(农历正月初九)温水镇组织本镇社火在温溪广场游演。
2、2月19日(农历正月初十)天成镇组织本镇社火、秧歌在上寨子村游演。
3、2月20日(农历正月十一)东南镇组织本镇地台社火在黄花峪村表演,血社火在闫家庵村表演。
4、2月21日(农历正月十二)河北镇组织本镇链枷社火在李家下村表演。
(二)“中国首届社火艺术节开幕式暨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俗礼仪表演评奖活动”
时    间:2013年2月22日(农历正月十三)
地    点:县城(陇州大道与东南大桥交汇处十字)
活动内容:
1、中国首届社火艺术节开幕式。
①中国文联领导、县委杨书记致辞。
②“中国民间社火之乡”授牌仪式。
③领导讲话(县政府办负责衔接)。
④领导宣布中国首届社火艺术节暨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开幕式开幕(县政府办负责衔接)。
⑤文艺演出
2、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俗礼仪表演评奖活动。(由中国民协组织参赛的全国12家社火队在中国首届社火艺术节主会场游演展示,专家评委现场评分)
组织单位:县委办 县政府办 县文化广电局 县文物旅游局
(三)“中国首届社火论坛”
时 间:2013年2月22日下午15时(农历正月十三)
地 点:陇州宾馆二楼会议厅
参会人员:全体县级领导;各镇、县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全国参赛社火队领队;邀请来陇的摄影爱好者、媒体记者。
主讲:拟邀请国内、省内著名民俗文化专家、社火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组织单位:县委办 县政府办 县文化广电局
(四)招商引资推介会
时间:2013年2月22日下午17时(农历正月十三)
地 点:陇州宾馆一楼会议厅
参会人员:省市领导,县级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各镇、县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邀请来陇的客商及媒体记者。
活动内容:县政府办牵头,相关部门参,举行招商引资项目推介,现场举行签约活动。
组织单位:县政府办 县招商局
(五)特色社火系列展演活动。
时 间:2012年2月23日(农历正月十四)
活动内容:由城关镇、东南镇、东风镇、固关镇组织所辖村社火队在本镇开展社火游演活动。东南镇、河北镇、李家河
镇在夜间组织地台社火表演活动。
组织单位:由县文化广电局牵头,涉及的镇具体组织落实。
(六)陇州社火游演
时 间:2013年2月24日(农历正月十五)
地 点:经陇县县城主干道游演至主会场展演。
活动内容:由各镇及县级有关部门组织社火队进行游演,参与社火游演活动的县级部门有县财政局、县卫生局、县水利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林业局、县人社局、县国土局、县教育体育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农业局、县住建局、县民政局、县扶贫办、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县工商局、县电力局、县畜产局、人民银行、农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县邮政局、电信公司、县国税局、县地税局、市环保局陇县分局、县烟草局、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广电网络公司
组织单位:各镇、县公安局、县安监局、县工商局、县城管局、县电力局、移动公司、电信公司、网络公司、县文化广电局、县文物旅游局
(转载)

年元宵节期间,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中国首届社火艺术节暨第十一届民间文艺山花奖·民俗礼仪表演评奖”活动将在陕西省最西边的陇县举行,届时将有来自全国各地12支代表队参加表演。

社火是历史久远的民俗活动

据史料记载:“社火”亦称“射虎”,是我国西北地区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也是指在祭祀或节日里迎神赛会上的各种杂戏、杂耍的表演。具有红火、热闹之意。随着岁月的流逝,经朝历代,这种驱傩由宫廷传入民间,逐渐形成巨大的民俗礼仪活动,演变为乡村祭神、娱神、迎神的赛会。这种古老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陕西各地都要举行盛大的、热闹非凡的社火活动。

在关中,每年春节,许多乡村群众都会自发组织各种社火活动。社火规模从几十人到上百人,甚至上千人。包括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锣鼓手等。群众燃放爆竹迎接社火队伍,并赠予烟酒等礼物。社火经过之处,爆竹声声,锣鼓喧天,人山人海,气氛热烈。

而陇州旧志记载,“公元前209年,陇州(陇县)地编演角抵戏《东海黄公》”。桓宽的《盐铁论》中也记载了三辅农村角抵戏盛行的情况:“今乃以玩好不用之器,奇虫不畜之兽,角抵诸戏,炫耀之物陈夸之”,这也说明当时陇州(陇县)地方早期社火已经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了。

秦汉之后,全国政治文化中心逐渐东移,陇州(陇县)在重重关山之中归于沉寂,久远的社火艺术开始了在原初状态中自然发展,保留了最古老的基因。

陇县每年有十余万群众参加社火活动

陇县文化馆馆长苏黎明告诉记者:“陇州社火,作为该地先民图腾崇拜、祈天求福的一项民俗礼仪活动,已经历了两千余年的历史,内容丰富、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是我国至今保留最完整的原生态民间文化历史遗存。在陇县,每年正月初一到十六,几乎每个乡村都举办社火活动,参与群众要达到10多万人,占据全县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广大群众对社火的热衷程度比任何活动都高,基础非常厚实,许多乡村至今还保留着清代的社火道具和表演风格,这是我国任何县域无法比拟的”。

另外,陇县文化局一位姓李的干部还给记者介绍,陇州社火形式非常多样,有重现古战场的马社火、粗犷剽悍的背社火、玄妙精彩的车社火、妙趣横生的跷板、形式多样的狮子、旱船地社火表演、传神夸张的脸谱社火等,要是在细分一下那就更多了,比如:有马社火、高芯、擎社火、抬社火、山社火、高跷、车社火、秋千、跷板、耍大头、古参军、竹马、旱船、刀舞、棍舞等20多个种类,是目前我国社火类型最齐全的县市之一。他说:“因为陇县属于西部山区,地形变化较大,像高跷、马社火等适合在坡度较大的地方表演,而像高芯、擎社火、抬社火这一类装扮复杂的社火,就需要在坡度相对较小的地方进行。正是因为陇县的山地坡度变化大,所以才存留了种类繁多的社火样式。”

在首届社火节举办地进行实地考察研究时,中国民协副主席王勇超说:“陇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厚重朴实的民风,让社火艺术保存得非常完整,陇县举办这样的活动,当之无愧”。

陇县现在还有200多个社火会,千百年来,祖辈们将社火流传下来,成了陇县人的共同爱好,也成了社火发展的最基本动力。除此之外,这也和村里每年进行“比社火、赛社火”的比赛分不开,不同村组的社火队都要进行比赛,不但比艺术,比技巧,还用表演的内容压对方。比如一村演了《周瑜打黄盖》,二村演了《三气周瑜》,那就算二村胜了一村。这口气一直要憋一年,再到来年正月十五,两个村还是要想办法胜过一村子。早些年,还有不同的社火队为此上演全武行的。艺术上的竞争,让社火久传不衰。

陇县是民间社火之乡

2001年,陇县以擎社火为代表参加了“德国文化节出演选拔”,受到了德国专家的赞赏;2003年,陇县被陕西省命名为“民间社火之乡”;2006年,陇州擎社火参加全国民间艺术飘色表演大赛荣获铜奖;2007年,陇州社火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去年12月,又被中国民间艺术协会命名为“中国社火之乡”……陇州社火无论是从规模、类型还是表现形式上看,都堪称完美。

陇县县长赵甲宏说,陇县为了搞好这项活动,先后出版社火光盘10余张,陇州社火摄影集两册,还在西安、广东珠海等地举办陇州社火专题摄影展多场。此外,陇县每年县财政拨款100多万元用于陇州社火的传承保护工作,包括组织各类社火游演大赛活动,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陇县观摩社火,表彰奖励优秀的社火会,建立了民间社火艺术档案,制定了陇州社火保护规划,培训了各类社火会的艺人、骨干,形成陇州社火的组织体系。如今,耗资20余万元、编纂40余万字、配图500多幅的《陇州社火大典》一书也即将出版,这本书将成为陇县社火发展的百科全书。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