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州

[转载]陇州社火脸谱化妆大赛_陇县文化馆_新浪博

(来源:网站编辑 2025-01-14 03:39)
文章正文

陇州社火脸谱化妆大赛

2月12日,在陇县城关镇神泉村举行盛大的“陇州社火脸谱化妆大赛”。这次活动是社火艺术节的系列活动之一,参加这次大赛活动的领导有:省市摄影家协会的领导,陇县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张晔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笃志,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高安祥,陇县文化广电局局长李文梁,文化广电局党支部书记张琦,城关镇党委书记梁治军,镇长牛英等。大会由文化广电局局长李文梁主持,镇长牛英致辞,县委常委副县长张晔平讲话。大赛邀请了全国30多家媒体,一百多名摄影记者和摄影爱好者到现场拍照。








































 







































社火脸谱是陇县社火的又一大看点,也是陇县社火的精髓。陇县人把社火化妆称为“打脸子”,民间社火老艺人勾画社火五行花脸谱时遵循着一个用色口决:

红脸忠诚白为奸  黑为刚直青勇敢

黄色猛烈草蜢蓝  绿是侠野粉老年

金银二色色泽亮  专画妖魔鬼神判

社火脸谱的颜色不同,一个是为了突出人物性格,另一个是便于人们区分社火人物的形象,否则,都是千面一色,使人很难认清各种人物的角色,这便是社火脸谱色彩特征的反映。脸谱色彩分:红、黄、蓝、白、黑、绿、粉、紫、肉、金、银色。如脸谱中红色多为忠勇之士,人们常常颂扬忠勇之士为红脸汉子,形容他们有火一般的热心肠,如“关羽”“方腊”“姜维”等。社火戏中的奸贼、权相奸刁之徒多为白色,如:“秦桧”“贾似道”“赵高”等。只要这些戏剧人物一出场,就会使人们想到阴险、疑诈、飞扬、肃杀。“金”的特征,具有清静、肃杀的特性。我们可以观察古今历史,哪一个奸诈之人不是表面清静不露声色,然而却心怀鬼胎,内心打着算计人的算盘。蓝花脸多为草莽之人,所谓草莽者即在野者。做起事来刚强勇敢,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质,如“蚩尤”、“青龙”等。青色如:“雷公”等人物。黑花脸:会使人们感到刚直和憨厚,使人们想到铁面无私的包文正,替天行道的李逵。黑脸会使坏人和奸贼丧胆,我们常常形容一个人生气的脸孔黑下来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发出警告时说:“你若再如此,别怪我脸黑”。黄色脸谱,除了表现猛烈的性格外,更重要的是表现沉着稳定,主掌大权的关键人物形象。如汉武帝、秦始皇、康熙等都是以卓著的武功统一天下,在历史上有着丰功伟绩的人物,因而用黄色。除了色彩外,社火脸谱的样式也很多,而且刻画也非常细致。一是艺术本身的需要,二是因为社火一般是哑剧表演,尤其是马社火、车社火、芯子社火等,人们是要通过直观来判断人物的,不是像戏曲那样利用道白来介绍的,如画的不细、不像或是模糊不清,观众就辨认不来了。因此,社火老艺人在化妆过程中,在突出人物容貌特征方面刻划十分细致、具体、直观,不仅勾勒人物眉眼口鼻,还勾画出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的特殊标志。如肤色、疤、痣、皱纹、武器、姓氏……关羽右颊上的“七星痣”;牛皋额上的“半”字;周仓额上的“周”字;阮小七额上的“蛤蟆”;杨七郎额上的虎形等等。脸谱大体分为:对脸、破脸、悬脸、碎脸、转脸、定脸六种。眉分:疙瘩眉、梳子眉、以丝壳眉。眼分:平眼、忠眼、残眼和“泪道”。传统的色彩颜料为:油烟、腥红、石黄、石绿、铅粉等等。因此,陇州社火脸谱无论在构图还是着色上,都是经过千百年来社火艺人对社会生活现象进行高度集中和提炼,大量运用变化、统一、对称、均衡、节奏、韵律等造型规律,给人以美的享受。脸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陇州人民的宝贵财富。“疙瘩脸”,是陇州社火脸谱中的一种,社火装扮中为突出战将勇猛剽悍,化妆时用鸡蛋壳五至九枚粘贴在扮演者面部,再涂色绘彩,所绘画的条纹细长而繁多,色调对比反差明显,立体感强。人物个性突出,生动夸张,更显威武。人们称这种社火脸谱为“疙瘩脸”,城关镇高塄村的社火老艺人郭新海,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对社火脸谱有新的创意。他的传承人闫永强、张文新等老艺人,不断创新提高,使这一陇州社火绝技得以光大。在塄底下村等地方,在装扮封神战将雷震子时,肩两端扎绑上两扇巨大的翅膀,手持兵器,做双翅飞翔状。还在扮演者的脸上巧妙的装上鸡嘴、虎眼、龙须等,模具显得更为传神夸张。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