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州

第六节 邠州·萧关道

(来源:网站编辑 2024-12-07 14:35)
文章正文

   一、路线形成
   汉唐时由京师长安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至咸阳后分为南北二途,南为凤翔·陇关道,北为邠(彬)州·萧关道,两条路线会于凉州,经河西走廊西去(见1-6-1图)。宋元以后,邠州·萧关道逐渐成为陕西、甘肃间的主干驿路,陇关道退居次要地位。


     1-6-1图  唐代京城、西域丝绸之路南北二道示意图

   秦及西汉初年,咸阳、长安与甘泉宫间,有驰道相通,由咸阳西北行,乃经由池阳、云陵至云阳县甘泉宫。由甘泉宫西行,分为二途,一为经由栒(旬)邑、泥阳、郁郅至北地郡;一为经漆县、安定、泾阳至安定郡。
   汉武帝元封四年(前107)出巡北地郡时,经由雍县、汧县、回中道北去[97],说明当时渭城、好畤、漆县间的驰道尚未开辟。1973年甘肃金塔县汉金关遗址出土有长安至河西4郡的驿置里程简一枚,上列京兆、北地、安定、武威、张掖郡等20个地名和相距里程[98],大体与汉长安城、平陵、茂陵、好畤、漆县、安定、萧关、安定郡治所高平等沿途经地相符,显示邠州·萧关道在汉代已为驰道(驿道),但始于何时不详。
   二、历代运用
   先周时期,周人的先祖曾率领族人沿泾水、漆水往返迁徙,公刘居于豳(邠)。周太王(古公亶父)时,周族又由豳地南下,达于周原,建立周国。文王时,曾以主要力量利用豳州道对付西北侧游牧部族的侵扰,“北伐玁狁”,“西攘混夷”,在泾水中上游兼并密(今甘肃灵台县西南)、阮(今甘肃泾川县东南)、共(今甘肃泾川县北)等小国。
   汉唐建都长安时,邠州为军事战略要地,邠州·萧关道军事作用突出。汉文帝前元十四年(前166),匈奴老上单于率骑兵14万从朝那、萧关攻入,杀北地郡都尉,候骑到了雍和甘泉,欲由陇关道和萧关道齐头并进侵犯长安。汉朝政府惊慌失措,调10万大军进行保卫。汉武帝时,与匈奴争夺河西走廊,征西大军分途由陇关道和萧关道西进。
   邠州·萧关道经过的浅水塬,为“四面险固”[99]的天险之地。西魏、唐于此置宜禄县。县西50里之长武城,“城居塬首,俯瞰大道,置重兵以防备吐蕃”[100]。长武城的军事交通地位,可与陇坻相当。
   五代、两宋时期,全国陷于分裂割据局面,“丝绸之路”诸多路段被地方割据政权所分割。西夏据有陕西北部及河西走廊时,根据北宋、西夏双方签订的合约,北宋政府每年给西夏绢万匹至十余万匹、茶叶二三万斤。这些绢、茶多经邠州道运交西夏。西夏又将其中的大部分通过“丝路”转售西域各地,从中获取巨额利润。
   元朝在今新疆及其以西的西亚、东欧地区建立四大汗国。汉唐的丝绸之路,成为四大汗国与元朝皇帝连接的纽带,使臣、商贩、贡物输送不绝于途。其中,邠州·萧关道为元朝政府与察合台后王封地相联系的主要驿路之一。
   明初,鼓励与西域各国进行通商贸易,西域商旅来中原时,多经行邠州道。
   明朝划陕、甘为一省,东、西境长达3000余里。为治理方便,特于甘肃镇设省的行政、军事派出机构。为了保持陕西布政使司和行布政使司(设于甘州)之间声息相通,特辟西安府至甘州(甘肃省张掖)的大驿路,长达2645里,经由乾州、邠州、泾州、平凉西去。明朝中期,由武功驿抽调一部分吏员于陇州设置驿站后,经陇关道亦达于兰州、甘州。
   明朝西北的边患为鞑靼,故特在山西、陕西、四川等省设都指挥使司,统辖军队的调遣和军需品的输送。当时,于西安府设都指挥使司,于甘州设行都指挥使司。西安府至甘州驿路上,军事卫、所林立,显示了这条大驿路浓重的军事色彩。
   清代陕西、甘肃两省分治,两省间的驿路仍因袭明代路线,经由乾州、邠州西去,发挥着政治联系、军情传递、商业贸易作用。
   清朝前期,为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多次利用陕甘大驿路调兵遣将,与地方上层叛乱分子及其幕后支持者沙俄进行不懈的斗争。康熙三十六年(1697),准噶尔部的封建主噶尔丹发动叛乱,其子曾去哈密征粮,清政府派兵前去围剿堵截。雍正元年(1723),青海发生和硕特部封建主罗卜藏丹津叛乱,清政府派兵前去平定。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攻入伊犁平叛。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政府平定阿木尔撒纳的叛乱后,设伊犁将军、参赞大臣、领队大臣、都统等官职,陕甘大驿路、军路,不断向京师传递军情急报、驿送官员、使臣。
   清朝中后期,新疆发生变乱。同治五年至光绪四年(1866~1878),左宗棠率领湘湖子弟兵由潼关进入关中,经西安府、邠州、长武出兵新疆,为保证大队兵马和军需物资的顺利通行,曾不遗余力地对陕甘大驿路进行修治。
   清政府在新疆推行屯田制度。当时,大批绿营兵携带眷属到天山南北辟田屯种,称为“军屯”。内地汉人也沿着陕甘大驿路大批到新疆屯垦,称为“民屯”或“户屯”。当农业得到发展后,新疆地区的手工业也随之发展起来。如和田的丝绸,叶尔羌、喀什噶尔的绣鹿革鞯、五色绒毡、金银丝毯等产品,都沿着“丝路”运销国内外。特别是一些维族商人,纷纷携带商品到内地进行贸易,甚至在西安府或内地其他一些城市安家落户。
   清代承袭历代“榷茶”制度,将汉中、四川、湖北、湖南等地出产的茶叶集运于陕西泾阳县,经加工后,通过陕甘大驿路运至兰州盘验,再行销西北各地。清政府认为“睦邻不以金缯,控驭不以师旅,假市易之微物,寄疆场之大权,其唯茶法乎!”[101]即通过运销茶叶,满足游牧民族对茶叶的特殊嗜好,以安定民心,维护统治。顺治二年(1645)制定《陕西茶马事例》,差茶马御史1员,辖洮岷、河州、西宁、庄浪、甘州5茶马司,招商领引,从中课税。同治十三年(1874),陕甘总督左宗棠奏议,督印官茶票以代“引”制,不分何省商贩,均准领票。当时印发引票835张,每引50道,给票1张。每票40包,每包净重正茶100斤,副茶15斤。茶砖在泾阳压制,封装成包,车载畜驮,辗转西运。“商旅往来,轮轴辐辏,盛极一时”[102]。
   三、驿路经地及驿传设置
   汉由长安城通往甘泉宫的驰道,乃由长安出横门,过横桥(中渭桥)至渭城。复由渭城出棘门西北行,经安陵县至秦望夷宫旧址,西汉于此建长平观,古代“观”、“馆”相通,为一驿馆。由于此路为北方游牧部族南下的要道,故名“望夷”。汉宣帝甘露三年(前51),呼韩邪单于自甘泉宫来长安途中,曾夜宿长平观。由长平观西北行约3里,有坂道下塬趋泾水,称长平坂。下长平坂,在今店上村东渡泾水,折西北行,经池阳、谷口县北、云陵、云阳等县至甘泉宫,长约300里。
   驿路改由好畤、漆县后,乃由渭城西去,经茂陵东侧达于好畤。
   唐代长安、咸阳间有二途:一为北经禁苑,过中渭桥至咸阳,《长安志》记咸阳有陶化驿,但一般行旅不能随便出入禁苑,故仅为官使通行之路;二为由长安城开远门西去,经临皋驿、三桥、西渭桥(咸阳桥)至咸阳县东南的望贤驿。
   由望贤驿折西北行,中经管城驿约80里至醴泉驿。
   咸阳、醴泉间置管城驿,据王谏《为郭令公出上都赴奉天行营敕赐锦战袍并口脂等谢表》中所记之时辰,按传车行速,管城驿当在咸阳以北,界于望贤驿、醴泉驿之间。
   由醴泉驿西行,中经骆驿,40里至奉天县(治所在今乾县),置奉天驿。《奉天录》记,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十月三日,泾原兵变,帝出走,过咸阳,是夜四更,驸马郭暧追及乘舆于骆驿。四日平明,至于奉天。知骆驿距奉天不远,盖界于醴泉、奉天间。
   奉天当长安、邠州道冲要处,西北有事,常置重兵于此。唐代宗大历二年(767)九月,吐蕃兵围灵州,游骑至潘原、宜禄,诏郭子仪移镇奉天。大历十年(775),吐蕃兵攻泾州,命朱泚镇奉天行营。
   由奉天北出,踰梁山,50里至永寿县旧址,置驿。又30里至麻亭驿。
   由麻亭驿北行60里至邠州治所新平县(今彬县),有州驿。邠州为长安西北驿路上之重镇,安史叛乱后,邠宁节度治此。柳宗元《馆驿使壁记》载:“自咸阳而西至于奉天,其驿六,其蔽日邠州。”《读史方舆记要》记:“邠州,泾水北绕,邻岩南峙,依山为城,地势雄壮。……天宝后以邠宁为重镇,常屯兵于此,以遏寇冲,盖厚泾原之形援,固畿辅之藩冲,州实南北襟要也。”
   邠州西北略循泾水河谷南侧上行,80里至宜禄县,有宜禄驿。又西50里至长武城。再西40里至折墌城。又西10里至泾州治所保定县。复西行,经平凉折北过六盘关至原州,再沿清水河北去,至萧关县(今宁夏同心县东南)。
   宋代沿袭唐制,驿路经行邠州、萧关,但仅于州县治所设置驿站,驿站数目减少。
   元代封于陕西京兆府的安西王,“冬居京兆,夏徙六盘山,岁以为常”[103]。由于安西王冬居长安,夏居开成州(今宁夏固原县南开城)官邸,因而,长安、开成州间修有上等驿路[104]。这条驿路是经由咸阳、兴平,折北行至乾州,计有奉元路秦川、咸阳、兴平、乾州、永寿、邠州、宜禄、泾州等驿站。
   明代西安府至甘州间的大驿路,恢复唐宋时的格局,由咸阳县渭水驿折西北行,而不经由兴平折转乾州。到平凉后,折西北行,经隆德、静宁、金县、兰州、凉州等地至甘州。今陕西境内设有京兆驿、渭水驿、店张驿、威胜驿、永安驿、新平驿、宜禄驿等7个驿站。
   在这条驿路上,明代设有递运所。递运所的设置与分布,既不普遍,又不均衡,在今陕西境内,只在潼关卫—西安府—长武间的主干驿路上设置,以转运军事物资为主。西安府至长武间计有西安、咸阳、底张村、乾州、蒿店、底窖铺、邠州、停口、宜禄等9个递运所。
   清代陕西、甘肃间的官马大道,仍沿袭明代驿路路线,称“西安府西北路”,为兰州通往京师的“皋兰官路”之一段。沿途驿站设置与明代相同。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