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州

二、清代陕北著名人物(按居住地区排列)

(来源:网站编辑 2024-11-28 10:43)
文章正文

赵迁廷 (肤施县)赵章之子,自幼随父就读,喜文好学,在兄弟八人之中文采最出众。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进士,任天台、良乡县令。廉洁从政,利民一方,擢为中书科中书,后官至户部湖广司主事。著有《赵户部诗文稿》,邑人尊为乡贤。
    王令 (肤施县)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拔贡,历任户部员外郎、刑部郎中、广东盐驿道及广东按察使。秉公执法,不徇私情,有“冰心铁面”之称。曾多次出巡边海,劳瘁成疾,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告归故里。延安清凉山“是岸”二字为王令亲书。
    黄日焕 (甘泉县)字愧莪,福建永定人,进士,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任知县。任期为民请命,仔细核查豁免过重税赋。为政勤于图治,走访乡村,督促作务农业。为官清廉,仅一匹马,一个仆人,无些许供账,后升任邱州知府。
    姜朝勋 (甘泉县)字广成,丹阳人,进士,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任甘泉知县。重视农业生产,亲自田间查看,勤务赏酒,懒惰罚杖。遇灾开仓救济贫困百姓。任上创办学校,培养人才,有中举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升任吏部文选司。百姓称赞“居官十一载,留恩千百年”。
    汪永聪 (甘泉县)字悒堂,江南休宁县人,进士,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任知县。为人才思敏捷,断案清廉慎重。任期重修城墙,新建南北城门,修纂县志,政绩颇多。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升任知州。
    李茂远 (安塞县)字如松,号荫堂,道光年间县城人,候选训导,出生于世代耕读家庭。祖父李鸣九、父李东阳,皆工读善书,未能入仕。李茂远幼年家贫无余,稍长即帮父耕耘田里。14岁始入学,半耕半读。家无烛火,仍借月夜读书,勤学不懈,19岁时以优异成绩考入邑庠。
    李茂远学业既成,不求仕途。业师宋槐荫捐身馆舍,遂继师执教。治学谨严,聪者不骄,愚者不弃,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执教四十余载,桃李满天下。
    李茂远自学成材,熟谙针灸,精于医理,采集自制中草药为百姓祛病防疫。对登门求方者和蔼接待,路远者留之予饭。遇急重病人,雨雪无阻,上门医治。方圆百里,老幼多受惠泽。
    廖均 (安定县)生卒不详,字予衡,福建上杭举人,清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任安定知县。在任8年,以“作养人才要务”,深得民众敬重。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倡修学署,躬身考察,捐俸筑修。安定城东五里处,一条深沟截断道路,百姓绕道而行。廖均目睹百姓行路之苦,捐资督建长10米、宽5米的石拱桥,沿用至今,人称“廖公桥”。安定城历遭灾害、兵燹之毁,城垣断墙残壁,街道坑洼难行,遇雨东关大街淤泥聚浆,黄水浸漫。廖均召集乡绅议定,大修城关内外,掘壕疏浚,填街铺石,城堑民居修葺,铺面署衙修缮粉刷,市容因之一新。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奉调离境,民感其功德,于衙署立祠纪念。
    王鸿荐 (安定县)生卒年不详,字云翮,号凤冈,安定人,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进士及第,升任江西安远知县。任中除暴安良,一芥不取,深得百姓敬重。调任四川广元县后,清正廉明,秉公审讼,民称“王青天”。后擢升河南睢州知州,体恤民情,济民于危难,微服访查,施泽于百姓。卸任还乡后,参与编撰《安定县志》,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成书。
    龙锡庆 (安定县)生卒年不详,字仁荄,湖南人,清同治年间任绥德知州。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四月,率军驻守望窑堡,奉旨安民。由于连年战乱,安定境内民不聊生,百废待兴。尤锡庆鼓励百姓垦荒,按新垦地亩发放籽种、农具。目睹望窑堡破败荒凉,龙锡庆发动居民修筑内城,于龙虎山麓设立正谊书院,并带头捐俸在杨家园子置学田六百余垧。经数载经营,安定县百废俱兴,其事迹载入《续修陕西省通志稿》。
    李蕊 (延川县)(公元1740~1822年),字华亭,世居孝和里李家原村(今属马家河乡),幼儒业,通医学。应童子试,适逢母丧,家道中落,遂“假馆县城”行医。遇病急患者,不分寒暑风雨,必亲往视之。治愈病患者,不求厚报,唯取药资糊口,数十年如一日。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大饥荒,蕊有四子一女,自顾不暇,仍尽力接济族人,免于死难者十余家。自憾读书未成,遂殷勤教子,不遗余力,长子李步瀛为举人,长孙李宗沆为进士。李蕊为人忠厚质朴,谦和严谨,名闻乡里,以孙李宗沆而贵,诰赠光禄大夫,享年83岁。
    李宗沆 (延川县)(1795~1874),字霭山,孝和里李家原村人。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科举人,次年联捷进士。耆德李蕊之孙,举人李步瀛之子。幼年勤奋读书,文思敏捷,聪慧过人。知县周元位、知府赵洵惜才资助,学业大进。20岁时登科入仕,历任湖南益阳县、善化县知县,武冈、剑州知州,湖南长沙府和四川成都府、重庆府知府。继迁广东道,先后任督粮道、兵备道、钦加二品顶戴;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钦加头品顶戴。李宗沆为官50年,奉职守法,持身清廉,在官署题写“爱一分钱,神人共鉴;枉三尺法,衾影难安”。李宗沆有6子(应敦、应枢、应畴、应霖、应莘、应圻)4女,幼女李娓娓是陕西罕见的女诗人。其家一门贤孝,累世绵延。李宗沆享年80岁。
    曹鹤龄 (延川县)字云皋,号梦仙。文安里三台村(今南河乡瓦村河)人,出身书香之家。幼时家贫困苦,破衣粗饭,勤奋好学。知县周元位爱才,见其聪明好学,遂准他在县立书院就学,学业大进。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副榜,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科举人,随即任西安府户县教谕。兴学育才,备受称道。后辞官在延安和鸣书院主讲十余年,书院学风大变。又受聘主讲榆阳书院,享有盛誉。绥德争聘,主讲雕阴书院30年。授修职郎,封赠中宪大夫。曹鹤龄秉性淡泊,不热心仕途,勤于学问,笃于师道,以府、县书院为终业。晚年家境渐裕,仍居茅舍,教子弟耕读,至老不息,享年七十有余。
    李应枢 (延川县)又名应均,李宗沆次子。道光甲辰(公元1844年)举人。历任巨野县、齐河县知县,后升任知州、知府。秉性豪爽,胆略过人。在齐河任职初,响马头郭绍唐专横跋扈,为害一方,历任知县慑其淫威,任其妄为。李应枢下车访知,闻其劣迹,愤不能平,然其歹毒势大,不可妄动。遂一面密访,一面禀告山东巡抚。巡抚遂密奏朝廷等候圣旨,不久李应枢奉旨查办,巡抚遣兵助剿,智杀郭绍唐。齐河大治,百姓称道,李应枢遂闻名鲁省。
    李应莘 (延川县)诗人,字稼门,李宗沆第5子。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科举人,次年联捷进士,先后任内阁中书、河南候补知府,以军功赏戴花翎。幼时聪颖过人,10岁言出成文,且能赋诗。发科早而服官迟,后隐居不仕,习文赋诗。同治末至光绪初,主讲关中书院数年,培育弟子。著有《双相轩诗集》行世。
    李钟英 (延川县)字千之,柏树洼村(今属延水关镇)人,李宗沆侄子。7岁入学,勤奋好学,品学兼优,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科拔贡。同治年间,兵乱病疫交加,避难于山西。十二年(公元1873年)夏,战事平息归里。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受聘县书院,时值饥荒,学徒无几,仍忍饥教读,一丝不苟,主持书院达二十三年余。李钟英工诗善文,诗作清真雅正,温厚平和,文如其人。终年73岁。
    李娓娓 (延川县)字心兰,女诗人,李宗沆幼女,约生于清道光年间,成年后嫁于本县三台村(瓦村河)举人曹鹤龄之子曹震方。李心兰聪慧过人,知书达理,工于诗文,与兄弟姑嫂时有唱和。其诗作清丽风雅,雄厚刚健,颇有唐诗风骨。夫君曹震方为廪生,亦有文才。夫妇感情甚笃,拈毫横笛,吟诗弄墨,家庭美满。结婚十余年后丈夫病故,二子皆幼,家境凄凉。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战乱,李娓娓携子逃难于西安,以笔墨为生,备受艰辛。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秋,总督、奉天将军赵尔巽前往新疆赴任,途经西安拜见姨母李娓娓,给予接济。后二子先她而逝,悲不自胜,抑郁而终,享年80余岁。遗有诗稿《咏月轩吟草》《幽香馆存稿》《绿窗词草》三集。
    李宗光 (延川县)字峻臣,生于清咸丰年间。李应畴之子,李宗沆之孙。幼年丧父,其叔李应莘怜嫂孀侄孤,殚力教养。同治之乱时逃难在省城,遂入长安籍。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科举人,次年联捷进士,授内阁中书。历任山西忻州、霍州、蒲州知州,潞安府知府,广东廉州、潮州等府知府,加道台衔,在广东颇有名声。晚年归故里祭祖,周济族亲,旋返山东济南寓所。民国初年病逝,终年60岁。
    张三异 (延长县)湖北汉阳人,进士。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任延长知县。时局动乱,百姓窜徙,四野荒芜。张三异招抚流民,安置农耕,解决口粮、籽种。遇岁旱、蝗虫,设法防治。上司奉旨赠“急公好义”匾。在任四载,政绩显著,升南阳府郡丞。
    舒畅 (延长县)浙江武康人,进士,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任延长知县。时兵燹后又遭洪水,延长人口锐减,额赋如故,人民负担沉重。舒畅力陈包丁包粮之苦,要求裁减浮丁荒粮,经四载才批准,按实际版籍征收,外流逐渐复业。舒畅在任十载,修补城垣、官署、仓库,兴办学堂,后升任云南知州。人民思其恩德,在县城隍庙立碑纪念。
    孙芳馨 (延长县)辽东人,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以军功授任延长知县。时值战乱方止,城防薄弱,居民常遭毁舍抢物之苦。孙芳馨就任后,购买粮草,多方招回流移530户2316人复业。为节省开支,裁减吏役,禁革私帮,停免征银。兴办学校,捐助贫寒学士。重修学宫,聘师讲读,并延聘樊钟秀始纂《延长县志》。
    李养伸 (延长县)本邑人,幼聪敏寡言,庠试学优。博精史传,旁及志书,成精医道,常制药物济人,分文不受。战乱时,倡移县治于寨山,修筑固守。朝廷屡聘不就,著《延长纪事略》一编,康熙辑《延长县志》多采纳。
    樊钟秀 (延长县)苏子里人,拔贡。博览弘通,为人雅静,不近华器。授生徒众多,著诗稿四卷。康熙年间受三任知县聘请,纂成《延长县志》。
    王崇礼 (延长县)湖南安化举人,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任延长知县。任期内修学堂、建粮仓、驾桥梁,劝农事、倡种玉米,禁劣习、严禁乱抛婴尸。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王崇礼与蓝衣经、王崇易等人以《旧志》为基础纂修成《延长县志》。
    李善辅 (延长县)字左卿,号三槐,罗子山乡益枝村人,光绪年间贡生。平生设置书院,课士讲学,近县就学者接踵而至,多达300余人。群弟子为感师恩,在滴水崖道旁立德教碑一座(廪生孟养浩撰文)。同治年间督修狼神山寨,乡民赖以避患。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粮食歉收,捐粮捐款,救济穷人,当地政府赐“保卫桑梓,德惠灾黎”匾额,年70卒。
    刘汉客 (宜川县)字石生,宜川人。清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贡生,少年时有志气,博览群书,擅长诗歌、书法,常与人谈论文、诗及古今兴废之事,一时出名。参与编写《陕西通志》,严于褒贬,一字不苟,著有《南阳府志》及诗文,多流于世。
    吴炳 (宜川县)字蔚,别号考园、韫园,江西南丰县人,生卒年不详。吴炳幼年聪明好学,素有大志。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中举人,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中进士。乾隆十三年至十八年(公元1748~1753年)任宜川知县,后调任长安知县、葭州知州。为官正直,被人诬陷降级,平反后以知州御补咸阳知县,先后任邠州、华州、陇州知州,又调山西应州任知州,最后升任山西平定直隶州知州。因患眼病回家,终年71岁,死后葬于三十九都龙口马鞍山。
    吴炳任官必行其志,所到之处,颇有建树。主要事迹:
    一是重修书院。宜川城内瑞泉书院年久失修,倾圮荒芜,前任县令屡谋修葺,财力不足,未能如愿。吴炳任职后重视教育,“念州邑义塾,人材所由造就,关系非轻”。遂于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三月二十二日通禀在案,动工修建,十七年(公元1752年)八月初八竣工。除恢复原来11间建筑外,增建校舍19间,增拨银两以作学费用。
    二是修复城垣。宜川城墙因汛雨剥蚀,多处坍塌1220丈。西川河淤塞迁徙,直接冲击城墙。西、北二面的城根石台被水冲毁近460丈,几任知县未能治理修复。吴炳上任后,禀请筑坝治河。从城西官路脚下起,至新挑河口止,砌筑长56丈、宽4尺、高2丈的石脚土坝,挑河引水,并入新河。河水远离城根,从此石台及城身免遭水冲。在山西应州任职时,为百姓筑堰修坝,兴修水利,还上奏朝廷,详呈北方水田的利害,有本有末。
    三是考证壶口。壶口因“处边隅,车费远。虽有好奇之士,无从临眺。而古今居此地者,又皆未能道其详,使世人皆知龙门,不知壶口”,致使“灵奇俶诡之佳景,埋没数千年”。吴炳亲自勘查、考证,指出前人谬误之处,为壶口正名,扬显天下。
    四是编撰县志。“宜川向无志书,数千余载之事,漫无统纪”。吴炳担任知县后,“取通志郡志已具者,增其未备、正其传讹”。“网罗旧闻,咨访野老,博采轶事。麦据群书,考古证今,随笔登载”。三易其稿,修成《宜川县志》8卷40目,详细记述了千余年来宜川方舆、建置、田赋、祠祀、官师、选举、人物、艺文等方面的情况。
    刘尔

t00835_00AA.jpg

(中部县)生卒无考,清初中部县人,字敬义,刘袷幼子,人称雪石先生。聪颖机敏,10岁能文,尤善作诗,博览广记诸子百家之书。年幼时在西山唐峪洞读书,屡次考举不中。晚年无意进取,以诗文自娱。刘作诗顷刻而成,似不经意,但立意遣句佳妙超群。刘尔

t00835_00AB.jpg

为人孝友,纯笃谦洁、安贫乐道。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清朝廷征召刘尔

t00835_00AC.jpg

赴京,刘尔

t00835_00AD.jpg

辞拒,有司强逼催促他进省城。陕西巡抚宾客相待,问刘尔

t00835_00AE.jpg

:“贼何时可平?”刘尔

t00835_00AF.jpg

慨然答对:“以逆顺较之,贼不久自平,但朝廷卖官职,收钱封爵却不是因为平贼啊!”刘尔

t00835_00AG.jpg

义正词严,巡抚瞠目。刘尔

t00835_00AH.jpg

坚辞不赴京,后归。
    李暄 (中部县)生卒无考,清代江苏人,贡监,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任中部知县。李暄精熟吏治之道,才力敏捷,胆识过人。在任期间,礼敬乡贤,爱护百姓,为官清廉,一尘不染。革除甲长制,使百姓免受其害,尤擅长治盗贼。盗贼阴谋作案,辄被捕获,县内得以平安。康熙三十一年至三十三年(公元1692~1694年),召集乡贤文士,主修《中部县志》,世称李志。李志比明代刘茹所纂《中部县志》增补甚多,体例较前完善。李暄在任期间,先后捐赠俸金修葺学宫、城隍庙、忠烈祠,移建文昌阁,增设魁星楼。
    刘纮 (洛川县)字秉三,刘琦之孙,工时艺古文,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以副卷知名。三年(公元1646年)举解元,六年(公元1649年)中进士,历任河南遂平、湖北松滋知县,随升江南海防同知。政绩卓然,所至有声,后升任户部员外郎。松滋任上修筑夹河洲堤,不分地域,昼夜督率,历时三月竣工,节支巨万,7县3卫受益无穷。离任之间,卫屯士民相率流涕,绅士伍起宗等人为其纂《循良纪略》。刘纮曾以户部郎典试云南,破格选拔人才,使有才之人得到使用,后任户部江南司员外郎。
    刘纮在家乡兴利除患,不惜破产倾资。兴屯道厅虚报开垦,使粮赋高于地亩数倍,事情虽属司农所管,但刘纮深知其弊,决心彻底清理,减轻沉重的田赋,结果裁粮十万八千余。
    贾克昌 (洛川县)字裕菴,朱牛乡朱牛村人,乾隆年间贡生。任宁夏教谕期间,创立社学法:每社一长,学生课卷先送社长批阅,再送学校复阅评奖,百姓悦服。灵武沟桥永宁工役数月,渠成,贾克昌捐植万柳于侧,人们称为“贾公树”。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大饥,贾克昌襄岩十城,不辞劳苦,以政绩卓异升河南淅川知县。淅川虎多成患,贾克昌发放库存铳、叉等武器,并悬十金赏励杀虎。山民弩射如蜂,数月虎患消除。
    贾克昌善书能诗,手录经史成帙,著有《礼俗杂编》
    贾赐桓 (洛川县)(公元1695~1754年)字公爵、圭堂,号竹篱,又号坦思,朱牛村人,出生于世代书香之家。雍正间以优贡捐教谕,改任县丞。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授福建宁县丞,十年(公元1745年)调任台湾府诸罗县县丞,颇有政绩。任满,升甘肃平凉知县。子贾馈,工建筑。洛川县城移建凤栖时,规划布局,一切工程皆由贾赐桓设计。
    韩暸 (洛川县)字明远,号澹斋,京兆村人。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举人,历任漳县、神木教谕,以训课勤明而著称。后升任贵州梓桐知县,下车即禁堕胎之陋习,停红案之罚金,清除乡俗弊政。时南龙军需派运炮铁,属县各4000斤。韩暸捐俸购买,不向民间摊派。娄化、夜郎二里盛产茶叶,每年春季按例上贡芽茶1000斤,韩暸废除此项盘剥,深得士民爱戴。
    贾构 (洛川县)字尔试,号塾庵,贾克昌之子,朱牛村人,以拔贡任河州学政。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举乡试,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中进士,发湖南任东安、城步县令,后弃官归乡。贾构博览群书,知识渊博,晚年潜心著述,作品有《易经系词解》《屈子意逆》及《汛防志略》等。
    董彩凤 (洛川县)土基镇桥章村人。县令石养源创建朝阳书院,董彩凤是第一批生员高材生。乾隆末年中进士,授内阁中书,曾奉命典试河南,历绍兴知府,署宁绍台兵备道。
    王明福 (洛川县)老庙乡板胡村人。12岁时从军至新疆伊犁,驰骋疆场,屡立战功,封为副将。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在北京督带马步兵十余营,与八国联军激战于东交民巷,后以功授南阳总兵,未及赴任而卒,葬于洛川老庙镇桥子村。
    杨素蕴 (宜君县)(公元1630~1689年),字筠湄,号退庵,宜君县石堡村人。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中进士。初任直隶大明府东明县知县,后任四川道、川北道、湖广提学道、军务参议道、下荆南道、山西提学道御史职务。继被举荐为通政司参议、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奉天(今沈阳)府丞,顺天府府尹,安徽和湖北等省巡抚。
    杨素蕴出生于农民家庭,父杨清为恩科贡士,性刚直,一贯痛恶官场丑行,隐居治家。他自幼受父亲严正教诲,又经农村艰苦生活的磨炼,目睹邻里百姓疾苦,因而刻苦攻读,立志清廉正直。
    杨素蕴中举之后,身居王朝官臣,不与贪官同流合污。每到一处,总是不忘体察民情,解除民苦。任东明知县时,黄河决堤,百姓四处逃难,仅数十户人家依山而居。杨素蕴深感愧疚,千方百计安抚民众,召唤逃难者返回故乡,辛勤耕耘,恢复家园。数日,外出逃难者纷纷返回家乡。三年时间,住户增加到一万余家。明末清初,宜君、陕北一带灾情严重,赤地千里,颗粒无收。但官吏仍横征暴敛,民不聊生。杨素蕴告病还乡,睹闻此情,深感不安。带病赴延鄜查访,并向顺治帝上奏《延属丁徭疏》,请求朝廷减免陕北一带田税赋役,拯救黎民百姓。顺帝准奏,延鄜百姓感恩不已。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任安徽巡抚时,正遇旱灾、蝗灾,百姓缺吃少穿,便上奏于皇帝,请求开仓放粮。康熙准奏,钦诏州县开仓放粮赈济,救活了百姓万名。任湖广巡抚期间,查访得知湖北沔阳、江陵、江夏、武昌、通城等32州、县粮食歉收,田赋太重,百姓甚苦。于是,写了两份奏疏,未及上呈就患了重病,仍吩咐下属作为遗本上呈,说:“此疏行,吾目瞑矣!”
    杨素蕴秉性刚直,不畏权势。任四川道御史期间,西平王吴三桂镇守云南,恃功倨傲,自行选任郡县官吏。杨素蕴呈《驳纠藩臣》(边防大臣称藩臣),刻奏吴三桂“私封疆吏,别有深心”,劝朝廷“防微杜渐,慎于几先”。吴三桂知后怀恨在心,依仗官势上奏谗言,诬陷迫害杨素蕴,使其罢官回乡。杨素蕴坦然如故,父杨清更是欣然自慰,赞赏“汝以忠直见放,无愧吾子”。杨素蕴居家十年后,吴三桂在云南举兵叛乱,自称周王。康熙帝批杨素蕴官复原职,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后又晋升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安徽及湖广巡抚等。
    史载,杨素蕴生前曾著有《见山楼文集》《见山楼诗集》《京兆奏议》《抚楚治略》《谷城水运纪略》《曲徒录》等。
    杨铭源 (宜君县)(公元1878~1926年),字西堂,西村乡石堡村人,陕西省辛亥革命的发起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幼年时,在本村私塾念书,以后就读于三原宏道高等学堂。自幼聪明好学,才智过人,受到陕西省学使沈卫(淇泉)的赞赏。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陕西省派遣30名官费生到日本留学,其中宏道学堂选拔有杨铭源、张季鸾、宋相宸、李述膺等15名。到日本后,杨铭源被分配到早稻田大学就读。
    时孙中山先生在东京团结各方革命力量,将光复会、兴中会、华兴会联合起来,于八月二十一日组成同盟会,并任总理。杨铭源加入了同盟会。
    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秋,杨铭源与同盟会陕西籍留学生井勿幕、赵世钰等人串联后,成立同盟会陕西分会,白秋陔任会长。时隔不久,白秋陔回国,杨铭源担任会长。
    同盟会陕西分会在日本创办了《夏声》杂志社,推举杨铭源为经理,赵世钰为总编辑,宣传民主和革新思想。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春,杨铭源回国继续进行革命活动。担任陕西省农业中学教员和健本学堂兼任教师,不断向有志青年揭露清政府丧权辱国、残酷压榨人民的种种弊端,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为革命积聚力量。在宜君县,曾介绍县知事王斌及崖窑村拔贡和荣加入同盟会,并发给了会员证,为宜君的反清斗争播下了种子。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成立了临时参议院,制定《临时约法》。杨铭源被推为陕西省临时参议会会长。是年,杨铭源和李桐萱(良材)、孙瑗(仁玉)、高培支(树基)等人,以振兴西北文化、提倡西北实业、移风易俗、辅助社会教育为宗旨,发动各方力量组建易俗社。同年八月十三日西安易俗社成立,杨担任名誉社长。
    1925年,因长期在外活动,感染湿疾。杨铭源赴北京就医,终因病情严重,医治无效逝世。
    韦秉绅(宜君县)(公元1883~1938年),宜君县五里镇街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分布全县各地,外号“韦半县”。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年1760年),先祖由韩城县西彭村来五里镇定居。初时,靠开荒种地维持生活,几年后买了五里镇背街一块地基,盖了3间厦房,正式安了家,此后以剥削为生。清道光年间,在县城、雷塬镇、五里镇等地开设当铺、百货、烧坊、染坊、粟店、药铺多处,并购买土地进行地租剥削。民国初期,家有土地二万五千多亩,房窑一千余间,年收租达一千余石(折合18万公斤)。
    韦秉绅 少时曾中秀才,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总管家务,利用权势,采取强占、购买、出租、放账等形式进行剥削掠夺,致使许多平民百姓家破人亡。
    韦秉绅一面残酷压榨剥削乡民,一面极力扩充势力,挥霍无度。1916年,为保护家庭财产安全,在家院窑顶设置岗楼,在镇西北角山上修筑土城堡一座。修有专供玩乐的大花园“望月楼”,住房分南院、灶房院、厢房院、马房院、后院等。另外,还在街道修建院落多处。
    马仲融 (绥德州)字木臣,绥德州人,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进士,官授河南固始知县。为官廉正,两袖清风,十余月卒于任上。虽任职短暂,然轻徭薄赋,沦落外乡之农商皆闻风归来。死后,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固始县绅士农商哭奠尽哀,名宦怜其眷属不能归葬,借办丧事赠送银两,得以归葬。
    田元恺 (绥德州)字卧山,绥德州人。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拔贡,初任河北广平府通判,后升任江南松江府同知。耿直不阿上司,降职为湖南桂阳州知州,不久又降为云南定远县知县。年余,闻吴三桂阴谋造反,托目有病辞官。吴三桂看重田元恺,要他继续为官,田元恺坚决不应,乘其防范不严,偷偷归家。
    马如龙 (绥德州)(公元1626~1702年),字见五,绥德州义合镇人。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爆发周四领导的农民起事,曾邀马如龙加入义军。马如龙与乡绅聚乡勇数千,与义军对抗。
    次年五月,清廷派平逆将军毕力克图率劲旅前往陕北镇压反军,并诏令宁夏提督陈福、陕甘总督哈占等人分道出兵,配合毕力克图作战。毕力克图军至永宁州(今山西离石),马如龙率乡勇并具酒肉等物,东渡黄河至柳林迎接。同时为清军出谋划策,充当向导。毕力克图用其谋,于六月初四分兵三路乘夜西渡黄河,击败反军,占领宋家川(今吴堡县城),直取绥德州城。城破,毕力克图保荐马如龙署理绥德州知州。第二年,又授滦州直隶州(今河北滦县)知州。十九年(公元1680年)任户部江西司员外郎,不久又改任刑部山东司郎中。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出任浙江杭州府知府。任上曾以库帑代偿旗兵,尽赎沦为奴隶的贫家子女。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康熙南巡,闻其政绩,升为浙江按察使。任上又设计擒杀多年威胁沿海渔民的海寇潘三等6人,以功晋升为布政使。当时,浙江多年形成陋习,每遇岁时,部属务必敬奉上司,送钱送礼。马如龙严令禁止,上下交赞。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奉诏入京,康熙闻其为官清廉,御书“老成清望”堂额,并晋升为江西巡抚。三年后,死于任上,康熙为其书“绩著江西”匾额。
    马如龙长子马益,进士,历官翰林院检讨,直隶永平府(今河北卢龙)知府;次子马豫,进士,历官翰林院检讨、侍读学士,提督浙江学正,精书画、尤工竹。
    张璨 (绥德州)(公元1686~?),字誾公,绥德州(今薛家峁乡元条村)人,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进士。先后授翰林院庶吉士、检讨,任《大清一统志》纂修官,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改任《政治典训》纂修官。次年六月,授河南道监察御史,时值都城附近受灾。雍正诏令借工代赈,修葺城垣13处。张璨负责修保定府所属高阳(今河北高阳)县城,计划周详,深得雍正满意。四年(公元1726年)三月,又修筑沧州至青县(今河北沧州至青县)一段运河工程,受到雍正召见,朱批“人着实正气,上中,可大用者”。五年(公元1727年)二月,任两淮盐运使。任上剔除弊端,多方发展盐产,为盐区士绅崇敬。六年(公元1728年)任直隶按察使,七年(公元1729年)调任湖南按察使。时湖南境内有江西籍一千多人,以聚谋不轨罪尽行拘捕。张璨到任,周密调查,实系众商分建分馆,约请乡党同来庆贺,并无作反之意。遂尽释放,并削黜错办者职务,各级官员深服其胆略。九年(公元1731年),又升为湖南布政使,历时十余年。
    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监察御史谢济世被诬劾革职,张璨受牵连,同遭革职,罚修京北顺义县城垣。工程结束,归家闲居。谢案平反,张璨已故。
    张璨长子秉愚,字葆灵,进士,历官翰林院编修、兵科给事中、内阁侍读学士等职,善书法,名动京师。
    刘嗣孔 (绥德州)(公元1700~?),字宗儒,号鲁堂,绥德州永和里(今绥德县城)人。自幼学习勤奋,18岁中举,授四川大宁县知县。大宁为新设县,刘嗣孔上任初修学宫、城池、仓库、衙署,体察民情,百姓非常感激。
    不久,刘嗣孔调任湖北谷城县令,其时湖北巡抚崔南有主考武科,调刘嗣孔为内帘,协助考试。崔南有查阅刘嗣孔履历,知任县官时廉洁为民,补调为湖北汉阳知县。
    汉阳九任县官因贪赃被革职。刘嗣孔上任遇盗贼杀人案,知府拿获赵大等15人,拟处以极刑。刘嗣孔阅案卷后,发觉不少可疑之处,便告知府暂缓处理。经周详调查,在八吉堡捕获了真正的凶手,赵大等人免于冤死。
    刘嗣孔为官清廉,精明公断,百姓拥护,一些官吏数次向上举荐,由是调为福建邵武府同知,不久又晋升为邵武府知府。邵武县地方吏役大肆掠夺百姓,刘嗣孔到任查办了吏役,群众非常感谢。后刘嗣孔染脾疾,回乡而卒。
    马馨 (绥德州)字芳曾,绥德州人。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拔贡, 后补缺为宜章知县。因母丧解任,服丧满,补任河南息县知县。不久,又因父丧解任,服丧满补山东东阿县知县。时黄河决口,泛滥成灾,加蝗虫灾害,灾民无数。马馨拯济灾民,废寝忘食,救活数万人,功绩卓著,提升为山东德州(今德县)知州。马馨在位三十余年,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在幕友的帮助下,得以返归故里。居家纵览群书,专攻古体诗文,著有《省斋诗文集》。
    米振标 (绥德州)(公元1859~1929年),字锦堂,绥德田庄乡米家沟村人,出生于贫苦家庭,幼丧父母。清同治年间,米振标为毅军所虏,先做马夫、伙夫,后补为兵丁。因得毅军将领姜桂题等人赏识,不断被提拔。光绪末年,已升为左路步军统领,驻扎京郊通州(今通县),拱卫都城。
    1913年,内蒙古乌珠穆沁王公乃登图谋“独立”,纠集武装近万人进攻热河。袁世凯任姜桂题为热河都统,率部前往镇压。姜桂题抵承德,以米振标为前敌司令。米振标出奇制胜,连克要塞多处,至冬季基本肃清叛乱武装。战后,姜桂题即保请委任米振标为林西镇守使,驻守林西。1916年任热河副都统,1924年任河南军务帮办,1927年在张作霖部任安国军大元帅府高等顾问。
    张秉谦 (米脂县)今子洲县三川口人,曾任福州府连江县知县,乾隆时弘历帝敕封圣旨一道,加封张秉谦。诏书以汉、满两种文字书写,先汉后满,汉字351个,落款“乾隆三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加盖玉玺“敕命之宝”。
    冯曰恕 (米脂县)字宽甫,冯家英沟人。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举人,文章诗词均出色。曾任广东省封川、归善、合浦等县知县,后升任惠州知府。惠州盛产美酒,历来酒税半数中饱官吏私囊。冯曰恕决心革除弊端,召集下属约定新章程,限期交出贪污款额。官员们知冯曰恕为官廉洁,性格严厉,便一面假意赞同,一面暗地密谋,收买强盗夜入衙署,趁熟睡时加以暗害,并以“暴病而亡”呈报上司,终成冤案。归丧时,行李微薄,人们无不为之哭泣。
    宁养气 (米脂县)清康熙年间米脂知县,字子直,三韩(今辽阳)人,精通儒学,入仕初任七品文职“笔贴式”,继任山东新泰知县。父死后,归家守丧。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春,出任米脂县令,对境内庄颓户败的情景深为痛惜,主动向富户借米,捐资开办粥棚;申报上司,免差役赋税。当年,天时好转,即着手振兴实业。主持补修城垣街道,督办学堂;制定乡规民约,纠正恶俗流弊;在无定河畔设演武厅,操练丁壮,守护县城。为政以“政者正也”为警训,在县衙大堂两旁亲题楹联:“从政遵达德曰知曰仁曰勇,居官先敬简唯清唯慎唯勤”。居官清廉,受米脂父老赞誉。宁养气竭力征集本县文史资料,以一年时间主持编纂了康熙《米脂县志》1册8卷,木刻刊行。
    高攀桂 (米脂县)(公元1872~1917年),又名云麟,字勋卿,县城西街人。富正义感,秉性刚直,扶弱抑强。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考取秀才。其时维新思潮和“兴汉反满”言论遍及全国。高攀桂对清廷丧权辱国、官场腐败深恶痛绝,拥护孙中山推翻清朝、建立共和的救国主张,奔走陕甘两省,参加兴中会、同盟会,联络同仁秘密组织反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十月武昌起义,高攀桂为陕西独立运动代表,与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国民革命先驱保持书信往来。民国初年任陕西都督府参谋、甘肃五族联合会委员。1916年在大荔遭陕西总督陈树藩属下刺杀。
    李生荣 (米脂县)(公元1850~1938年),今子洲砖庙乡李家河村人,素性刚勇,打抱不平。清末米脂知县潘松借办里民局之名,向全县人民派收“烟筒捐”。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十月,里民局来西川周家崄镇收“烟筒捐”。李生荣和景堂奎(苗家坪乡牛兴圪塔村人)询问收税情况,里民局收税人蛮横无礼,立逼要税。李生荣严辞痛斥,满街农民怒气冲天,收税人逃回县衙。李生荣和景堂奎等数天内集聚一百多人,由景堂奎率领直捣米脂县衙。潘松无奈答应让农民选出代表清算里民局账务,解劝其他人暂先回家。潘松见群众一走,当即击鼓升堂,将留下算账的景堂奎、高鹏飞、马夏宫、苗庆元四人押上公堂,私刑拷打,后关进监牢。
    李生荣知道后,立即传知西川各村,要求每户出一人,背上铺盖和口粮,手持铁锨、长缨和棍棒等,到米脂城南的窦家圪

t00843_00AA.jpg

聚齐。十二月二十七日拂晓,李生荣率六百多名农民过了无定河,捣开米脂城门,从监狱救出景堂奎、马夏宫、高鹏飞(苗庆元因伤势太重未救出)。潘松跑到榆林,榆林道批交绥德州处理。州官张铭坤来到米脂,用欺骗手段将数百农民哄回去,留下李生荣、景堂奎、马良臣、陈兆正四人带回绥德商谈。几天商谈,李生荣等据理力争,坚持要清算米脂县里民局的账务。张铭坤无理拒绝,又以“好乱成性”“劫走祸首”等罪名对四人进行严刑拷打,然后投入监狱。
    西川民众听到消息后更加气愤,景兆桂(景堂奎之子)、马国凤等马上再次召集千数农民,浩浩荡荡拥到绥德,捣开监狱,砸断镣铐,救出李生荣等四人。又派一百多名精壮汉子北上米脂将苗庆元救出。李生荣继续呈文上告潘松,巡抚恩寿派榆林知府贾振镛(曾任米脂知县)查明了真情。恩寿随即将潘松革职,并给绥德知州张铭坤降级处分,命令不再追究西川人民抗捐之事。
    高祖宪 (米脂县)(公元1870~1943年),字又宜,城内东街人,出身书香之家。16岁赴泾阳味经书院求学,接受康、梁维新思想。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参加陕西乡试,因卷文抨击时政未捷。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夏应乡试中举,任三原高等宏道学堂教习,与新思潮人士交往甚密。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创办绥德中学堂,任监督(校长)职,以“勤学爱国”为教育宗旨,并以“崇文崇理,尚实尚武,为爱国之志士,任救国之前驱”的训导勉励学生。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带领马师表等十余名学生东渡日本留学,借以考察日本的政治、经济情况。拥护孙中山,参加同盟会,创办《秦陇报》,自任主编,宣传反清。回国后在耀县、同官(铜川)、延安、米脂创建牧场。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任陕西咨议员,会同郭希仁、张伯英等秘密联络同盟会成员,策动部分清军军官密谋举事。辛亥革命前夕,张凤翙与之相约在林家坟举事反清,适武昌首举义旗,西安随即于十月二十二日响应。张凤翙任秦陇复汉军大统领,高祖宪为都督府秘书长。时清军进兵陕西,潼关失守,众人主张退据商洛龙驹寨(今丹凤)。高祖宪力排众议,提出据守华阴,果然击溃清军。1912年,任关中道观察使、道尹,为民国创业先驱。1914年,袁世凯派陆建章取代张凤翙的陕西都督。高祖宪亦辞去道尹职,次年移居北京,以读书、卖字、行医为生。七七事变后辗转回陕,病故于城固县,著有《嘉乐堂诗文稿》。
    高祖培 (米脂县)(公元1866~1927年),字植卿,县城东街人。工于诗文,擅长书法,熟通刑律。20岁补为生员,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中举,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兼管秋审处。执法公允,被几任尚书器重。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光绪皇帝逃往西安,他随行护从。返京后历任京师内城预审厅正审、警察厅司法检事、地方审判厅推事长、法部员外郎、高等审判厅长等职。为人刚直,不畏强权,声震朝野。民国年间任地方审判厅丞、总检察厅书记官长。晚年著有《金鉴堂文抄》《吟香馆诗集》《法律辑要》《法冤辩证录》《书法指南》等,逝于北京。
    李蕴华 (米脂县)(公元1862~1930年),字少川,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进士,历官四川合江、盐亭、井研、犍为、冕宁、太平县县令,会理州、忠州和陕西绥德州知州。在四川任上提倡实业,振兴学务;荒年着布衣、穿草鞋,到处奔波,筹办赈济。拘捕杖责冕宁县天主教徒张兰彬,灭教会欺压百姓之气焰。犍为县西北灵官庙匪盗聚集,迷信愚弄百姓。李蕴华出其不意捉拿匪首,公开审讯,拆毁庙宇,匪患烟消云散。曾参与镇压余栋臣、刘定远起事。在绥德任知州时力戒鸦片,受地方绅士反对,于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告老归乡。民国初,主办米脂民团,抵御流兵窜匪,维持地方治安,在县内形成权势,往往左右政务。1919年当选国会众议员,享有一定声誉。1928年任陕北赈务会会长。
    高增爵 (米脂县)(公元1863~1932年),字少农,县城西街人。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中举,次年联捷进士,以内阁中书担任玉牒馆修校。不久,出任四川眉州、资州知州,率民团镇压当地义和拳运动,擒杀其首领;惩处资州传教士。后遇大灾,主持办粥厂,调查灾户,发放赈款。后升任成都知府,督办水利,清理积案。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王寅伯在成都逮捕一批革命党人,高力主少杀,使杨维、黄方等免于死难。后任四川巡警道,清查户口,整理市政,倡办教养工厂、济良所。辛亥革命后,任陕西民政长,为期未久卸职在北京任参议院参议,大总统府顾问。曾上书当政者减免陕北各县田粮。晚年寓居天津,著《北山草堂诗稿》。
    高维岳 (米脂县)(?~1908年),字燮堂,祖籍今子洲苗家坪乡董家湾村,生于绥德城,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进士,授四川大宁县(今巫溪县)知县。任职17年,修水渠、通道路、建仓储,不少旱田变为水田,百姓生活较前丰裕。编修《大宁县志》,积极倡导在城乡修建书院、义学。请名师、制学规,奏请增加学额,大宁文风为之一振。
    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夏,高维岳升任山西辽州(今左权县)直隶州知州。义和团运动爆发后,持反对态度,严禁在辽州活动。年逾七旬告老还乡,布衣疏食,精神矍铄。在绥德城内为本族建宗祠,在董家湾开办族学,为绥德雕山书院、米脂圁川书院各捐银500两。主修《绥德州志》,潜心笔耕,历时两个寒暑方告竣。
    钟毓秀 (米脂县)(公元1862~1911年),本境马蹄沟镇姜家沟村人,人称钟老三。素性直爽,好事爱斗,拦羊务农为生。祖上都是勤俭人家,日子富裕。遇灾荒年,经常接济穷苦人家,很受乡里拥戴。
    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九月间,他和栾茂升(马蹄沟镇栾渠人)被西川数百名哥老会成员推选为首领。十一月十三日从三皇峁出发,人人身穿白衣,手执长矛大刀,直奔绥德州。绥德知州仓皇逃跑,反军一举占领了州城。后反军不备,知州率军反扑回城,起事遂告失败,栾茂升带部分农民逃回西川。钟毓秀被害,头颅悬挂于绥德城门上,数日后才偷回家乡埋葬。
    高照煦 (米脂县)(公元1839~1902年),字晓春,号朗轩,县城西街人。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举人,曾任宜川县、郃阳县、佛坪厅教谕,榆林府教授。所到之地,注重培养人才,以教育提掖先行,激励后达。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前后,受聘为米脂圁川书院主持,总领学务,主讲经、史、子、集,人尊称“大山长”。其学识渊博,授课阐述透彻,妙语连珠,儒生士子常来听讲,挤满书房。光绪年间,本县有14名学子中举,5人中进士,与其秉力执教攸关。得意门生有高增爵、高祖宪、李蕴华、马祝舆、马登选等。出任教职,悉心研究米脂历史,重修《米脂县志》,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出版。编有《闲谈笔记》《高氏家谱》。
    马兰芬 (米脂县)(公元1880~1945年),马家园子人。识字不多,心灵手巧,16岁起随父马鸣骏学艺,后成为名噪一时的能工巧匠。从事石工雕刻三十余年,雕制花鸟草木、纹饰图案、腾龙翔凤、蹲狮卧虎,无不精湛传神。雕刻碑牌望桩,饰以五龙戏珠、麒麟呈祥、鹤鹿献寿装饰,造型优美,刀工细腻,人人称道。参加施工的建筑,以绥德“万丰永”双层楼房、米脂杨家沟马醒民宅院、定边高志清祖坟的石猪、羊、犬、马等称著。20世纪参与修建延安中央礼堂、边区银行等,受到政府的表扬。技艺娴熟,带出钱玉壁、马海存、马海旺及儿子马锦云、马子和等十多名艺高石匠。一生辛勤劳苦,只住3孔接石口土窑洞,却为世人修造了许多精美住宅。1945年在修建“子长陵”时染病去世。
    常炳 (米脂县)(公元1857~1922年),字焕卿,号思夏,生于县城破落仕宦之家。少时与同窗李蕴华、高祖培齐名,深受老师器重。光绪中期赴绥德州应试,被取为案首(秀才第一名)。后来怀才不遇,清高自赏,在县内从事教学,辛勤耕耘,培养后辈,高照初、常寿世、马师周等均出其门下。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后,赴四川为学友李蕴华官府掌文墨多年,目击朝政腐败,忧时愤世。同时,受太平天国在川蜀活动的影响,与具有反清色彩的哥老会人物交往,逐渐形成顺应潮流的民主思想。民国初返乡在城内东街小学执教,曾撰写校门对联“何地无才莫云文山圁水不毓两间灵秀,后生可畏要在乐群敬业完成一代共和”,期望后辈成才,肩负民主共和大业。培养了姬伯雄、艾子高、张光远、贺辑五等品学兼优的学生,米脂知识界无不赞扬其才学品德和热心教育的事迹。
    艾丕荣 (米脂县)字润生,城内西街人,陕北知名实业家。幼年就读于北街义学,戊戌变法废除科举制度后弃学经商,在镇川堡协助其父料理生意。数年后,看准经营陕北土产皮毛生意可获重利,遂在当地收购皮毛,由其弟艾润兰在天津口岸外销。不出数年,迅速致富,致使绥榆一带商人竞相仿效,陕北皮毛生意一时盛况空前。艾丕荣致富不忘乡里,热心公益事业,带头修桥铺路,赈灾恤贫,慨然将城内石坡私宅无偿借给县女子小学使用。
    师国祯 (清涧县)字祥衷,今师家园则乡人。先祖师安,家道殷实,乐善好施,金时赠忠训郎,改昭毅郎。父师功凯,号云庵,少慕黄老之术,久居华山,为人行医,不计报酬。师国祯天资颖异,酷好读书,移时成诵。明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中举,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授华州学正,十六年(公元1659年)成进士,出任尉氏(今属河南)知县。颇有召父杜母之风,百姓作歌赞颂。十八年(公元1661年),参与审定《清涧县志》,时为吏部观政。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任乡试房考官,有人诬告有舞弊,经查失实,但终被罢归。途经朱仙镇岳飞庙时,感慨万端,即兴赋诗:“怜君死在莫须有,愧我生还未可知。”康熙年间,含冤九泉。
    白补宸 (清涧县)(公元1618~1689年)字衮五,号慈庵,高杰村人,生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四月二十九日,白慧元仲子。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中举,授三原教谕,勤于训课。视诸生如子弟,实绩卓著。二十年(公元1681年)冬,边关不宁,军书纷繁,县令等随军督运,白补宸代理县事,速运物资,不劳民办。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升宁夏(治银川)教授,奉命参与督浚秦、汉二渠。革除旧规,“役夫忘劳,欢声遍野”,开水田数百顷,颇得民心。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十月逝世,命为乡贤。三子白斑,另有传。
    白乃贞 (清涧县)(公元1618~1683年)字廉叔,号蕊渊,又名慭斋,倒吊柳人,白曰可三子。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生于世代书香之家。家学渊源,天资高妙,勤奋刻苦,酷好古文词赋,被誉为奇童。15岁入县学,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中举,翌年成进士,授翰林院检讨,任顺治大训纂修官。白乃贞高迈俊爽,才思坌涌,胸怀抱负,清世祖极为赏识。每次出巡,簪笔以从,若有所奏,均被采纳。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清世祖早逝,白乃贞沉痛惋惜,服丧期满,不愿赴任。朝廷不舍,强行起用。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任顺天府乡试主考官,择优取才,守正不阿,被罢黜归里,同僚备受牵连。数年后冤案昭雪,同事多被起用,白乃贞却在故乡的山沟里筑土别墅,诗酒为乐,勉学亲耕。他知识渊博,教授有方,时本县考取举人者,多出其门。
    白乃贞文学生涯始于顺治年间,黄金时代在康熙初年。罢归后毄淡甘平,家无儋石。“荷锄培美种,抱瓮息机心”,同群众日趋贴近。同时风尘仆仆,饱览秦、豫、皖、苏、浙、赣、鄂等地湖光山色、名胜古迹。旅途中边构思、边创作,酒酣耳热时,朗吟诗作,申旦不倦。旋归卧山野,不入城市,“相招文字饮,共醉水云边”,对诗稿认真推敲。
    白乃贞著述甚丰,多失于兵火,曾有《慭斋存稿》20卷藏于家。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诗集《慭斋存稿》(4卷)付梓行世。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七月,被载入《四库全书总目》。白乃贞诗赋讴歌壮丽山河,抒发爱国忧民,憎恶丑恶、向往美好生活。在艺术上,“渟泓含蓄,蕴藉深至”,“叙述真朴,不加文饰”,“善学香山”。
    白乃贞对陕北方志事业作有贡献,先后为《清涧县志》《陕西延绥镇志》《延安府志》《米脂县志》作序。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和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分别鉴裁重修《延安府志》和《米脂县志》。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与世长辞。
    白乃贞后代多擅长诗文,热心教育。长子白誉,字髻公,号阔庵,素怀大志,善词赋,工草书。六进考场,仅得例贡,遂放游江汉。历苏赣齐鲁,与名士相唱和,红极一时,著有《阔庵集》。次子白訚,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举人,巩昌府(治今甘肃陇西境内)教授。孙庆纶、庆绂,分别作有《晴岩集》和《方来诗草》。
    白寿宸 (清涧县)(公元1626~1684年)字颂五,号松盟,高杰村人,明天启六年(公元1626)十一月生,白慧元四子。个性朴直,平易近人,不修边幅。清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举于乡,后屡试不第,绝意仕进,遂登五岳、观苍海,足迹几遍天下。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参与纂修《清涧县志》。晚年,以著书、教学为业。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为避战乱,客居宜川,执教于祋栩书院。深通五经,曾致力于程朱理学研究。能诗,工草书,师宗“二王”。一生著作有《五经抄》《四书参疑》《性理释略》《太极图解》《西铭解》《离骚解》《春秋集注》《评释杜诗》《讲书论》《有得即录》和《松盟稿》等10种。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二月逝于同官。
    白玠 (清涧县)字介玉,号圁滨,高杰村人,白羽宸长子。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中举,九年(公元1670年)及第进士,授龙溪(今福建龙海)知县。时海氛未靖,军务纷沓,供给繁杂。白玠体恤百姓,力减冗费,以急军需,与民无损,上下交称。父丧服阕后,补石城(今广东河源)县令。石城滨海多盗,白玠以德安抚,以刑整治,三年后秩序井然,被举为卓异,擢升晋宁(今云南晋宁)知州。途经粤西,中瘅疠而亡,年仅43岁。石城人思之,崇祀名宦祠。
    白斑 (清涧县)(公元1656~1722年)字文玉,号淡海,高杰村人,清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三月生,白补宸三子。其个性奇异,跅弛跌宕,不合时俗。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以拔贡授高陵教谕,称病不就,绝意仕途,广交学士,终生客游。长兄白璇,任桐城县令时,白斑与著名作家方苞为挚友。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方苞因戴名世《南山集》案牵引入狱。白斑挺身营救,竭尽其力。其工书,得魏晋人遗韵;中岁为诗,雄直过人,有《盖关中诗稿》。六十年(公元1721年)十二月寿终。方苞满怀崇敬痛惜之情,为其撰写墓志铭。
    白子云 (清涧县)(公元1664~1737年)字仲杰,号希斋,高杰村人,生于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父白璇,字睿玉,号碧斋,桐城知县,升象州(今广西象州)知州,殉职未赴。白子云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举于乡,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中进士,初授翰林院庶吉士,后改检讨。其“窥乎四库,分藜东观”,参与纂修三朝国史,均成书。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任北京顺天府乡试主考,择优取才,多得名士。因不善逢迎,遂被罢归。家居18年,以教书、著述自娱,屏迹城市。晚年致力于四书研究,著有《功圣学》(已刊行)和《四书阐》20卷。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谢世。
    惠人 (清涧县)字里冬,号小涧,清涧人,惠子谅之子。幼承庭训,攻读诗书。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中举,励志弥坚,将先世遗留的百余份放债契据付之一炬,决意致力于经史。后家境渐落,晨炊无米,仍手不释卷,持之以恒,以经史自慰。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第进士,授龙阳(今湖南汉寿)知县。任职五年,两袖清风,卸职还乡,讲学笔峰书院,远近尊崇。70余岁离世,有《四书解》《五经解》《袖口纽》和《鸡肋》等著作刊印行世。
    王宪曾(清涧县)(?~1888年)原名允谦,字立生,县城人。祖父王耀祖,清监生,疏财重教。父王汝梅,字调若,兰州(今兰州)训导、泾阳教谕。王宪曾幼年丧母,勤于学习。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中举,翌年成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授秀水(今浙江嘉兴)知县。后改内阁中书,继任玉牒方略馆、实录馆校对和文渊博检阅等职。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为河南副主考,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任侍读、转御史,后升铜仁(今贵州铜仁)知府,加衔盐运司。《武宗实录》告成,曾予详校。铜仁社会骚乱,情况严峻,官方棘手。王宪曾奉调回府,设法治理,不逾两月事态趋缓,朝廷称誉,遂加二品衔。十四年(公元1888年)秋,赴湖南提取铁厂设备,病逝于常德(治今常德)。王宪曾手不释卷,知识渊博,操政之余,赋诗为文,著有《思过阁笔记》(4卷)、《心乡录》《仁荫堂文集》和《山草堂诗文集》。
    拓文恩 (清涧县)号衡章,今子洲裴家湾人。清初武秀才,投效军门,补任兴汉镇千总。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随军征伐四川,攻克昭化、剑门关。收复保宁,率先登上关口。拓文恩累建功绩,代理游击职务。后平定川东,功绩卓著,升任四川永宁协中军守备,调任河南府城守营守备,仍代理游击职务,死于任上。
    薛蕴芝 (吴堡县)字瑞阶,川口村人。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举人。十八年(公元1661年)进士,任贵州龙里县知县。为官清正,劝民勤农桑,开渠溢田,成绩突出。后因吴三桂叛乱,弃官归乡,读书设道颇广,受人敬慕。暮年编纂县志,道光时成稿。
    贾天禄 (吴堡县)(公元1726~1782年),字来青,号学山,贾家山村人。16岁补廪,22岁中第三名举人,26岁(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殿试中第五十九名进士。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于山西汾州府掌教,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任四川省冕宁知县,后署川东直隶石柱州同知2年,再任湖北竹山县知县。56岁告病返乡,57岁卒。
    谭吉璁 (榆林县)(生卒不详)字舟石,浙江嘉兴人,进士,同诸生试国子监第一,授弘文院撰文、中书舍人。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任榆林城堡同知。十四年(公元1675年)朱龙起事,谭吉璁与延绥镇副使高光祉、总兵许占奎率军民坚守榆林城。谭吉璁勤于读经,“其书斋架插十三经,注疏手施朱墨,始终无一误句”。在榆期间,苦心搜访,逐类编辑,重纂成《延绥镇志》。不畏权贵,不饰词阿谀,秉笔直书。志中大量记载李自成起义之事,抨击杨嗣昌等贪官污吏。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荐试鸿博,报罢,旋迁山东登州府知府,未几卒。著有《尔雅纲目》《守榆纪略》《鸳鸯湖翟歌诗抄》等传世。
    张玉祺 (榆林县)(生卒不详)字正仁,榆林人。父鹏程,清顺治初授宁国副将职。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张玉祺袭世职,授直隶保定参将。十四年(公元1675年)秋,新河张可大发动兵变,张玉祺以百骑夜袭敌营,败其万众。后晋升陕西定边副将、山东沂州副将、温州总兵,再调守台湾。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吞霄社土番(高山族)叛乱,鸡笼、淡水、二澳等地闻风而动。他选将遣兵,直抵吞霄,擒获叛酋卓奇卓雾,处斩。接着授计部下,擒斩了各处叛首,海疆遂安。不久晋升福建省陆路提督印务,凡十二年,政绩卓著。御赐匾额“机宜果断”、“奕世承休”。
    高拱乾 (榆林县)(生卒不详)字临九,榆林人。父高宗,行伍出身,以军功递升至永宁总兵。高拱乾自称“世受国恩”,为荫生出身,就任广德知州。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升任福建泉州知府;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晋升台广兵备道,兼理学政。任职期间,禁止高利贷者重利盘剥平民,严禁奸商猾吏苦累土番(高山族同胞),颇得贫民拥戴。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主持纂修了《台湾府志》,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告竣,全书共10卷,约18万言。
    佟沛年 (榆林县)(生卒不详)汉军正蓝旗人。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就任榆林道。康熙初,榆林屯兵渐减,百姓逐末者多无以自给。佟沛年至,议以榆、神、府、怀远各边墙外土地饶广,可令汉族百姓与蒙民垦种“伙盘地”,以补内地之不足。清廷允准后,会勘于各边墙,外展界石50里,得伙盘地数千顷。佟沛年露处于外者数月,亲划伙盘地界,并为蒙人定庸租、征地课等事宜。又于榆林城北10里雄(红)石峡凿石开渠,引榆溪河水灌田,榆民颂其功德。
    王印弼 (榆林县)(生卒不详)榆林人,勇武过人,入伍后屡建军功,后提升为才官(训练士兵),戍守吴堡。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奉檄接家眷前往新疆伊犁驻防。其地盗匪侵扰,常有变乱。王印弼严于治军,宽以待民,招抚边民。又整编保甲,铲除盗患,稳定社会秩序,保障地方。后连续递升守备、右营都司。王印弼出身农家,精通农艺,倡导军垦,身先士卒,垦荒造田,以军养军。筹资在伊犁兴修水利,开渠二百余里,引水灌田。且躬身垄亩,为军民传授种稻技术,开创伊犁种稻历史。给退役士兵拨官田,令其自食其力。经全面治理,伊犁军民共生共荣,边防长期稳定。为人廉洁爱民,深为上下敬仰,后升任中营游击。卒,军民感其德政,立祠纪念。
    叶兰 (榆林县)(生卒不详)字澹园,榆林城人。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举人,后补官学教习,继授内阁中书,出任安庆府同知。其间知府屡将州、县要案委叶兰审理,颇称公允。后升迁池州、颖上二府知府,政声颇佳。又调任泗州知府,适逢淮水暴涨,所属五河、盱眙等县遭水灾,次年又遭严重蝗灾。叶兰受任于危难之际,发放贷款,拯民于水火。后修书院,立义学,修《泗州志》,政绩斐然。母丧后去职,孝满后选任广西乐府同知,继任浔州知府,不久病逝。
    叶兰学识宏博,尤精书法,热心地方公益事业。居家期间,见沙蔽榆城,曾捐献千金,开河冲沙。又捐俸银400两置义田,以备荒年赈恤之资。另在城南设立义学,延师为地方贫寒子弟教书。在京城建立榆林会馆,以便于榆林人赴京居住聚会,乡人甚感方便。
    其孙叶沅,自幼颖慧,15岁中秀才。后投其所好效新疆,帮办军需。以成绩显著选授会嵇县令,再调任阴县令,以命案失察免官。叶沅文采横溢,为士林所重,有“关右奇才”之称。
    刘厚基 (榆林县)(公元1840~1877年)号福堂,湖南耒阳人。少年习武,扶弱抗强,贤名乡里。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在左宗棠麾下从戎,前后转战于湘、桂、川、黔数省。因骁勇善战,屡立战功,晋升千总等职务。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由川入陕,四年(公元1865年)随左宗棠镇压西北回民起义。后深入新疆,将入侵之沙俄军队驱逐出境。六年(公元1867年),率部进驻鄜延。时回民起义军攻占绥德,榆林危急。他督师北上,先克绥德,后援榆林。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调任延榆绥镇总兵。是时,境内回民军出没,扰民甚烈,刘厚基次第剿除。连年战争,地方百废待兴,他体恤民力,亲率将士修复城垣衙署,巩固城防,还动员军民筑堤疏渠,扶持农业。为兴教育,培植人才,重修榆阳书院。其间陕甘总督左宗棠助银200两,并颁书“北学其先”以资鼓励。一时榆林学风蔚然,文武乡试中榜名额剧增。他还集资重修北京榆林会馆,设立牛痘局,修葺寺庙衙署及地方公益建筑。榆林绅民为其修建德政牌坊。
    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冬,与同僚编印《战功事略》《图开胜绩》《纪恩慕义》共8册,记述其战事功绩德政。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病故,时年38岁。同年继任总兵谭仁芳奉旨在榆林建“刘公祠”。
    胡鼎彝 (榆林县)(公元1854~1926年),字味笙,榆林城人。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举乡试,十八年(公元1892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旋改编修,充任国史馆协修,镶黄旗官学查学官。榆林人称其“胡翰林”。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出任湖北学正,新旧学并举,学风蔚然。任满述职,遣河南省任用,历充省仕学馆总教习、学务公所总务课长、陆军小学堂总办、道口粮货捐局总办、河南劝业道等职。在河南怀庆府期间筹办沁河捻工有功,加二品顶戴。时英国商人在焦作开办煤矿,与当地人民发生冲突,他据理力争,维护主权。在劝业道任职时,备历艰苦,筹办开封商场。民国初年,充任豫北总办,兼河南法政学校校长。胡鼎彝生平为官清廉、刚正不阿,选贤任能、唯才是举,兴办教育、倡导新学,奖掖俊彦、资助贫士,深为士林所钦敬,1926年于开封病逝。
    杨昆山 (榆林县)(?~1912年),原名杨厚德,四川人,榆林辛亥革命首领。初为清廷驻榆新军士兵,哥老会成员。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初,宁夏哥老会派员来榆,整饬组织,杨厚德为其骨干中坚,帮会组织遂成反清锋镝。是年秋先后传来武昌、西安起义捷音,杨厚德等利用新军对官府克扣兵饷之不满情绪,于十月初二晚起义,推翻清廷在榆统治。起义军公推杨厚德为首领,并更名为杨昆山,为“秦陇复汉军洪汉军分统”,市民安居如常。接着传檄各县,怀远、佳州、神木、府谷、米脂等县均拥戴反正义举。十一月初,陕西秦陇复汉军大都督张凤翙委任杨昆山为复汉军榆林一带地方步兵统带,杨昆山奉委改衔。之后,河套安抚使裴宜丞阴谋攫取榆林大权,与原清道台杨卓林狼狈为奸,诽谤杨昆山,致使其处境日艰。1912年4月,张凤翙召杨昆山赴省面商陕西绥靖事务。杨昆山带卫队数十人南下,行至宜君县苦泉梁时,突然遭到省当局派出郑庠队伍的伏击,中弹身亡。
    杨江 (榆林县)(?~1855年),字芍坡,榆林人。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乡试中举,曾任渭南、大荔县训导、教谕。任职期间,重视教育,奖掖彦才贫生,颇得士民爱戴。性格豪放,不受羁绊。公余博览群书,汇古通今,笃喜著作,文采横溢。少壮时,涉足关中、陕南、中原、江南等地考察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往往有感而发,即兴成篇。其诗集《亦步斋诗抄》《红晚堂试帖》,题材多取于自然景观,或写山川之壮美,或抒吊古之胸臆,间或借物喻人,痛斥时弊。另有《榆林府志辨讹》《河套图考》二书,引证资料丰富翔实,文图并茂,研究榆林及河套历史地理很有参考价值。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客死于西安,生平著作,由胞弟杨广文编纂,关中书院刊出。
    高普煦 (榆林县)(公元1873~1924年),字晴轩,榆林城人,清末廪生。高普煦自幼攻读旧学,后随其叔高枫到福建就学,从名师研读经史,学习近代科学,尤长于数学。历充榆阳书院教习、山长,三原宏道书院教习,有“榆林人教数学者自晴轩始”之称。辛亥革命时,积极推动榆林的民主革命运动,从自身和族人做起,倡导男剪辫,女放足。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地方士绅学子纷纷拥护国民政权。民国初年出任定边县县长,任职期间关心民间疾苦,廉洁守职,颇得民心,后当选陕西省参议员。高普煦联合本籍清末进士张立德,以先贤刘增泰的遗稿为基础,拾遗补阙,撰成《榆林县志》稿,晚年辞去公职,居家读书,教授子弟,并为地方学子辅导功课。
    高汝励 (葭州)下高寨乡高家寨村人,少时家境贫寒,生活不能自给,为人放羊谋生。壮年容貌魁梧,胆略过人,英武洒脱,怀有大志。明崇祯末年(公元1644年),因社会动乱失业,又被里人羞辱,怒而离家,奔走江淮一带。遇清军下江南,投入军门,在吴地巴蜀征战,多次荣立战功,提升为参将。清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吴三桂叛变,高汝励率领部队从湖广总督蔡敏荣,指挥救泯州。泯州城陷后,两军遭遇,战胜了吴三桂军,四川督抚举城投降。高汝励锐意讨伐,挥师北上,受都统扩尔坤统领,驻军汉中,防川军北犯。十四年(公元1675年)随张勇将军讨伐陕西提督王辅巨,因战有功,特授总兵官。二十年(公元1681年),吴三桂、王辅臣等被扫平,朝廷追论战功,授凤宝等处地方总兵都督同知,后又调任贵州安南驻防将军。因勤政王事,劳苦军务,晚年告归休养。不久病逝于家,后人为颂扬高汝励功德,立碑祀之。
    张金佩 (葭州)清初名士,字于振,城关镇张家庄人。清顺治年间(公元1644~1661年)选贡,年少多才,随父居德安府,学识大有进益。诗词古文,能落笔千言,时人谓之天才。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学宪叶忠督学陕西,搜罗名士,在葭州得八士,称为“八俊”,张金佩居“八俊”之首。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授陕西省麟游县教谕。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葭州知州尚崇年修撰志书,迎张金佩司其事。张金佩考证山川古迹,记述前朝事迹,近代人物,书成六卷,散失无传后世。晚年设教里中,著作颇多,所传《第一峰文集》脍炙人口,称颂当时。
    魏长清 (葭州)峪口乡峪口村人,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武进士。其父魏嗣龙,靠渡船致富,三十岁后娶妻立家,侄子魏长顺过继给魏嗣龙。魏长顺于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科武举人,曾任兵部差务。魏嗣龙40岁,生子魏长清,生而英武,长而勇猛,体壮魁梧,臂力过人,以勇气闻名乡里。后魏嗣龙妻病逝,魏长顺惦念婶母抚爱,告假离京,回家丁忧守孝。同时,训导魏长清演习武艺,刻苦练功,得以弓马娴熟,武艺高强。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魏长清赴京应试,河南人郝官甲见其相貌魁梧,气度不凡,疑为对手。趁其下棋之机,从后戏击一掌,使魏长清肩部受损。郝官甲得武状元,魏长清得武进士出身。缘此,郝官甲专程来葭州峪口村,谒见魏长清,表示歉意,此事传闻古今,成为美谈。
    魏长清中武进士后,任府谷麻地沟千总、榆林游击,擢升灵州参将。魏长清秉性耿直,不予谄谀,得罪总督。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太平军兴起于南方,咸丰帝降旨魏长清为全国十二家先行官之一,诏书传到兰州总督府,扣压一个月,及至传知魏长清,已误点军日期一月有余。魏长清接到诏书后,手提春秋大刀,身骑两匹桃花快马,日夜奔走湖北,后阵亡。
    魏长清妻贺氏,所生一女,并无子嗣,故园被侄子魏丕谋居住,大门悬挂清朝道光年匾额一块,上书“武魁”2字。
    阎宝贤 (葭州)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生,刘家山乡阎家峁村人。壮年目睹清朝腐败、丧权辱国、割地赔款诸劣迹,深恶痛绝,萌发救国思想,热心以实业振兴中华。1913年,供职县署科,分担实业。冬初在本村卧牛沟筹办乙种实业学校,委任为校长,聘请魏越、阎宝珲、阎宝仁等担任教师,并从西安邀请鲁林之等来学校讲授农业、纺织、栽桑、养蚕知识。学校置有纺织、勒丝机器,学生边听讲,边实习,学用结合。1915年,学校迁移白云山,阎宝贤仍当校长。当时葭县知事题送“热心实业”匾额,表彰其振兴实业精神。辞职校长后,曾撰写《葭县县立乙种实业学校始末记》,记述了学校诞生发展的状况。
    郝伟 (神木县)(公元1653~1718年),城关人。幼年父母双亡,生活寒苦,流浪度日。20岁左右离开家乡,到山西五寨当兵,被编入火头军。一次,郝伟所在武营被敌合围,郝伟冲入敌阵,挥舞大刀,用尽平生力气乱砍乱杀,为全军杀开一条血路,全部人马突围而出。上下官兵无不钦佩郝伟勇敢。职位步步高升,到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升任云南鹤丽镇等处总兵官。
    郝伟在云南任职20多年,洞悉当地风土人情,简军政、明纪律,深受士卒爱戴,亦为少数民族所信服。康熙皇帝多次召见他,甚为器重,赏以顶戴花翎并赐诗扇及袍帽鞍辔等物。65岁时去世,康熙帝诏赠左都督并亲撰祭文曰:“鞠躬尽瘁,臣子之精忠;谕恤报勤,国家之盛典。尔郝伟性行持廉,才能称职,方冀遐龄,遽闻长逝,朕用悼焉!兹颁祭葬,以慰幽魂。呜乎!宠锡重垆,庶沐匪躬之报,名垂信史,永昭不朽之荣。尔克有知,尚其歆享!”御赐葬银四百,祭品银二十两。
    高有才 (府谷县)(见三章战争活动)
    韩登瀛 (府谷县)生卒不详,府谷木瓜园堡人。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以恩贡被任命为河南开封府新郑县知县。上任后,劳心于公务,从政清廉,办事公平。新郑县地处交通要道,过往使者、兵士络绎不绝,给当地带来很大负担,繁重的差役使百姓叫苦不迭。韩登瀛深为民苦所急,极力拯救,以至捐献俸禄和变卖家产以济民困,一时美名传遍新郑城邑。上任两年后,以年老抱病告归。离别之日,新郑百姓倾城送别,攀辕塞道,抽泣洒泪,不忍告别。
    刘鹏声 (府谷县)字程九,府谷镇羌堡(今新民乡)人,祖籍延安临镇。少时性格持重,喜好读书,为同乡人所器重。后随兄从军,以军功由千总升为镇羌堡守备。刘鹏声治军甚严,颇有将才,所部士卒对百姓秋毫无犯。常说:“国家设兵,原以卫民,民害不能除,奚以兵为?”带兵戍边初期,时有边患,每次与敌交战,必身先士卒,冲向敌阵,斩将杀卒,犹入无人之境,被夷人称为“刘大刀”。因之,夷人往往不敢与他恋战。后来,边防宁谧,刘鹏声即于本堡无诤巷中捐俸延师创办文学,培养出多名学识德行闻名乡里的人才。时值府谷闹灾荒,饥民处处皆是。刘鹏声解囊相助,积极倡导本堡殷实之家开仓放粮,捐资筹钱,以解饥民之危。饥民无不感激涕零,有口皆碑。迄今,虽隔数百年之久,其事迹在当地民间仍有传闻。
    王禄 (府谷县)府谷县红泥寨村人,少有大志,后投笔从戎。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随川陕总制西征有功,升广武营把总。一次,与游击段景贤率部进攻哈密,被数万敌军围困。王禄奋勇杀出重围后不见段景贤,便复入敌阵。厮杀中身中数枪,跌落下马,众敌欲擒。王禄挥刀如风,数十敌兵或做刀下鬼,或夺路逃命。王禄趁势夺一敌骑,寻得段景贤,与之杀出敌阵,率部且战且退。事后论功,王禄第一。段景贤让职于他,他坚辞不受,总制因功升王禄为广武营千总和守备。
    王禄奉命防守咽喉要道西卡,详察地形,分析战事,严密布防,命令士卒百倍警惕。一天深夜,数千敌兵前来劫营。王禄所部仅百余人,众寡悬殊。敌兵昼夜急攻,王禄指挥士卒顽强坚守五昼夜。士卒阵亡过半,生者亦个个被创欲卧。王禄振臂大呼,皆奋起拼死抵抗。最后,矢尽粮绝,营遂破,王禄随即战死于阵前,时年30岁。军中闻讯,莫不痛惜,赠武略将军,后代封荫。
    周世明 (怀远县)(见三章战争活动)。
    胡茂祯 (怀远县)(?~1679年)字永盛,晚号双峰,波罗堡人。初,胡茂祯为波罗营卒,明末参加农民起义军,随李自成部下“翻山鹞”高杰,勇敢善战,所向披靡。后随高杰叛变降明,高杰镇守江北泗淮,任用胡茂祯为先锋。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初,大学士史可法督师,任用胡茂祯为中军。
    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豫亲王多铎南征,胡茂祯率领全军投降清军,二年(公元1645年)授凤阳总兵,三年(公元1646年)调宁国总兵,四年(公元1647年)调徽州总兵。
    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正月,降清明将金声桓联合义军潘永禧、陈九思、汪老五、汪伯升等结寨大山,在徽州诸县反击清军。胡茂祯率兵“进剿”,在榆村西溪、南吴村西坑等处杀退义军。三月,义军攻破祁门、黟县,胡茂祯前往截击。义军进入休宁,胡茂祯遣参将孙喜策、游击赵亮、杨风呜分门攻击,接着重新分兵夹击黟县,义军败走。四月,义军进攻婺源,胡茂祯会合户部侍郎敖童兵水陆堵御。九月,追斩九思于潭口青石,焚其新旧营。十月,在祁门大败义军,俘歙县首领吴国祯。十二月,分兵4路,“追剿”伯升、老五,破木关,老五被俘,其余义军败走。江南总督马国柱呈奏胡茂祯智勇兼优,调度有方,请论功行赏。朝廷委交兵部商议,升任都督佥事。
    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三月,胡茂祯升任都督同知,充任经略后标总兵官。后农民起义将领李定国退守南宁,留守部将卢明臣、冯双礼等率众再自辰州向陬溪龙湾头进发,直逼常德。胡茂祯偕提督李本深、总兵杨遇明、张鹏程在河濮山口大败农民起义军,明臣堕水身亡,冯双礼退走。十月,宠任太子少保。不久,调任贵州总兵。
    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九月授宁夏总兵,加右都督佥事。三年(公元1664年)提升为湖广提督,以老退居。十八年(公元1679年)死,葬于波罗镇双墩梁村。
    丁锡奎 (靖边县)(公元1843~1910年),字聚五,号虎臣,又号辅臣,甘肃秦安县丁家店村人。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中进士,任为陕西长安县舆地总局纂说,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任靖边知县。靖边自同治初年遭兵乱后,人烟稀少,田园荒芜,官府倾颓,市井萧条。虽经整饬,但仍疮痍满目,百废待兴。丁锡奎到任,清理历年积存的案卷公文,修整署衙,整饬市容,轻徭薄赋,使士农工商各安本业,经济日渐复兴。
    为培育地方人才,丁锡奎自捐俸薪320吊(折银200两),重建崇正书院,又捐70吊作书院本金。每月初一、十五亲自到书院讲学,制定奖惩制度,勉励勤奋读书。
    为振兴地方经济,丁锡奎亲自书写布告,兴办县城集市,设出入牙斗等行,平抑市价,鼓励商贸。撰写《劝戒邑民告示》《劝民植树俚语》等文,劝喻百姓广种树木,多养牲畜,勤俭持家,苦读力耕。禁戒赌博、偷盗、斗殴,偷税漏税,贩卖孀妇,放高利贷等陋习恶行。每当外出巡行,凡遇勤劳耕作之人,当即赏钱鼓励。对于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者,严加责罚,甚而逮捕监禁。
    丁锡奎在任期间,创设志书局,亲自担任总纂,与白翰章等走访故老,参酌典籍,搜集遗档残碑,考察风土人情,著成《靖边县志》4卷,8万余言,为本县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官修志书。
    杜肇升 (靖边县)靖边人,后入府谷籍。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武进士,初任安庆(今安徽怀宁县)守备,后调任府谷镇羌堡守备。杜肇升怜恤军民,喜欢读书吟诗,著有《马上吟诗草》等诗作。
    黄喜林 (靖边县)镇靖人,清雍正年间任四川重庆镇总兵,曾随总督年羹尧出征青海罗布藏丹金,以战功三次袭拜为喇布勒哈番。
    曹德元 (靖边县)四川成都人,清咸丰年间举人,同治初年(公元1862年)任靖边知县。六年(公元1867年)六月十四日,甘肃回民义军马三元率部一千余众围攻新城,曹德元率军民拼力守城。次日城将破时,曹德元立于城头捻须大骂,命城中百姓、兵丁择路逃生。城破,曹被回民军杀死。
    李梦兰 (靖边县)顺天府(今北京)大兴县人,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任靖边柠条梁镇巡检。李梦兰曾多次带领团勇与回民起义军交战。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正月,回民军攻克柠条梁,李梦兰突出重围。回民军退走后,李梦兰返回柠条梁救济、抚慰难民。十月,回民军又至,李梦兰率众抵抗,被回民军俘获,后遭杀害。
    梁以恭 (靖边县)湖南莱阳人,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任靖边知县。时新城为回军所毁,梁以恭将县衙移设镇靖,整饬衙署,招抚难民,重建家园。
    陈福 (定边县)(?~1675年),字箕演,盐场堡人,清初以武举应募。从宁夏总兵刘芳名,以战功授守备。又从都统李国翰下四川,迁遵义游击。康熙初,从都督李国英镇压李自成余部郝摇旗、李来亨等,加左都督衔,擢成都副将,迁重庆总兵,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授宁夏总兵。
    吴三桂反,四川郑蛟麟、陕西王辅臣举兵叛应。陈福留重庆,郑蛟麟遣使来诱,并以眷属安危相挟。陈福不为所动,执使者,具疏人告。帝嘉其忠,授拜为喇布勒哈番。王辅臣据平凉,陈福上战守方略。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擢宁夏提督,进军花马池、惠安、安定、定边诸城堡,依次皆下。复率副将泰必图乘胜迫近固原,围困一个月。王辅臣遣将来援,城内敌亦突出,泰必图战死,陈福引兵还灵州,斩逃将张元经、贾从哲。十二月,陈福再次督兵取固原,时天寒大雪,士卒皆苦远役,且因上次失败尽怀戒心,情绪稍怠。兵至惠安堡,陈福下令:“五鼓会食,集城下,后者斩。”夜半,参将熊虎等鼓噪而入,刺陈福死。诏以赵良栋代之,收熊虎首谋、把总刘德,以及阎国贤、陈进忠,斩决。诏赐陈福世袭三等精奇尼哈番,谥忠,建祠于宁夏。
    赵良栋 (定边县)(公元1621~1697年),字擎宇,别字西华,清朝将领。其先世自绥德迁居安边,后定居宁夏,世袭入籍。
    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赵良栋应募从军,隶总督孟乔芳标下,檄署潼关守备。从征秦州、巩昌,击败叛将贺珍、武大定,授宁夏水利屯田都司。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剿回民米哈印、丁国栋军,擢高台游击。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经洪承畴推荐,从征云贵,授督标中军副将。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擢云南广罗总兵。先后平马乃、陇纳、水西等苗族反叛。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移镇贵州平远。父丧,归家守制。康熙八年(公元1669),起为山西大同总兵,后移镇直隶天津。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冬宁夏兵变,提督陈福被杀,经甘肃提督薛勇推荐,擢为宁夏提督。赵良栋带精兵百余,疾驰赴任。查知倡乱者为把总刘德、熊虎共谋,杀营兵者为阎国贤、陈进忠,乃分兵出防,散其党羽,逮熊虎等正其罪。吴三桂反,陕西提督王辅臣反叛以应。清廷大将军图海督师平凉剿乱,赵良栋与平凉提督王进宝共事图海麾下。赵良栋分兵定秦州、西和、礼县。清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三月,吴三桂称帝,八月死,其孙吴世藩嗣立。翌年赵良栋上疏言:“宁夏兵旧习骄纵,臣三年训练,渐遵纪律,并严禁侵克额饷,众志思奋。臣年渐老,不乘时努力,虚负上恩。今湖南既定,宜取汉中、兴安,规四川。臣预精选所部步骑五千,独当一路……”帝嘉许。赵良栋所部大败吴世藩兵,收徽县,克略阳,取阳平关,与王进宝会师。清廷授赵良栋勇略将军,仍领宁夏提督。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赵良栋与王进宝进兵四川,仅10天吴世藩兵尽散,遂复成都。赵良栋以功擢云贵总督,加兵部尚书,仍领三军。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贝子大将军彰泰、将军赖塔率40万兵,连营40里,图昆明数月不果。九月赵良栋率部至,见围城过远,不易攻克,乃身先士卒,连过三桥,逼近城下。吴世藩力竭自杀,余众皆降,云南遂平。诸将入城,清兵解掠女子玉帛,独赵良栋部丝毫无犯。
    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赵良栋乞病归。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赵良栋自陈战功,诏命复原衔。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授喇布勒哈番,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诏命赵良栋暂领宁夏镇兵,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授一等精奇尼哈番。
    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赵良栋病,尚书马奇由宁夏还京奏上。帝赐赵良栋人参、鹿茸,不久病卒。时康熙亲征噶尔丹,驾次榆林。闻赵良栋卒,谕曰:“良栋伟男子,著有功绩,性躁心窄,每与人不合,奏事朕前,言语粗率。朕保全功臣,始终优容之,所请无不允,今病卒,宜为其妻子区处,使得安生”。至宁夏,令皇子临其丧,赐祭葬,谥襄忠。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晋一等伯,世袭罔替。
    赵良栋有2子,长子赵弘灿,初以府生授宁夏总兵,后官至两广总督、兵部尚书。次子赵弘燮,初授完县知县,后官至巡抚,加总督衔,袭一等精奇尼哈番。
    牛化麟 (定边县)生卒不详。熟于弓矢、刀法,应募从军。清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参加平定朱龙之战,又随征吴三桂。十八年(公元1679年)进剿徽县、略阳、阳平关等处,克复成都,累叙战功。二十年(公元1681年)进剿新镇,攻克关山、象岭,直抵云南,克复省城。以战功授署副将,推补张家口左营游击,升宣府提标左营参将,曾护提督印三月。后调补独石口参将,升任贵州黔西协副将,署咸宁总兵,授安龙镇总兵。年老告休,原品致仕,封荫俱全。家居四年,寿七十四而卒。
    牛化麟子牛发祥,以大同铁标把总升京营永定门千总,又升张家口守备,随征西域,卓有劳绩。
    施景范 (定边县)砖井人,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癸巳武举,任卫千总。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科武进士,殿试一甲第三名,探花及第,授头等侍卫。
    施绶 (定边县)砖井人,施景范侄子,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由武举中二甲一名武进士。年19岁,占侍卫,出授云南鹤丽镇标游击,升参将。从征缅甸,因瘴毒殁于军营,年仅30岁。
    施缙 (定边县)砖井人,施景范侄子,随兄居云南,入云贵督标行伍,身历戎行,素称奋勇。官至贵州安义镇总兵。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征四川白莲教起义军,于安龙府竹子山殁于阵。奉旨加等,照提督例给恤荫,子袭其职。
    施景范父施祥及弟景漠(绶父)、景道,先后以子侄功勋授参将,赐封武义大夫。
    高世秀 (定边县)(公元1878~1940年),字志清,汉族,定边县盐场堡乡二楼村人,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六月初生于宁夏银川市。父高大茂,家境富有,经营油坊;养骆驼20余峰,兼营驮脚贩运。高兄妹2人,自幼受父母宠爱,豪放任性,少年不喜读书,专爱舞枪弄棒,练就一身武艺。喜好结交,行侠仗义,朋友常取其衣物马匹。朋友事急,宁肯借贷典当,也要相帮,有“城府英豪”之称。
    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高世秀16岁,整日在外游荡,交朋结友,打抱不平,加入哥老会,为“内堂大爷”。不久,弃商从戎,在董福祥部下当亲兵。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甘、青河湟事变,韩努力、马永琳领导回民反清,高世秀随董部奉旨剿灭“叛军”,10年之中结交了很多生死与共的弟兄。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高世秀策动哗变未成,杀了告密的军官,叛离潜往平罗、石嘴山、贺兰山一带活动,创立了“贺兰山堂”。开山立堂之机,夜率龙占海、马跃川等人,杀死当地为非作歹的外国神甫二名。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秋,董福祥死,高世秀组织反清武装,计谋从董府库中得到武器,遭败,遂前往三边老家与会友郑恩杰、郑恩诚弟兄交往。
    辛亥革命初,高世秀积极拥护孙中山先生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的革命纲领,多次组织领导国民军起义。与定边国民军首领会合,增援西安国民军,同清军在礼泉、乾州交战。后响应陕西会党领袖井勿幕的裁军号召,解甲归田。1914年参加了反袁护国和反北洋军阀政府的护法斗争,1930年冬离开榆林避居山西汾阳峪道河。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